美文网首页想法
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目标

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目标

作者: 陈连云 | 来源:发表于2019-11-11 13:30 被阅读0次

不上一两次公开课,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地方是可以提高的。许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上课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经过这一次上公开课,才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问题。

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师生有效沟通。巴西著名教育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在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对话式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激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自发的反思自己回答的提问,才能推动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提问方面我更多的是关注,每一个问题都要有针对性,不含糊,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每一个问题是否真正意义上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虽然按照我所预想的那样有序的回答每一个问题,但是缺少了学生自己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提问,那么学生是否真正意义上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公开课是教学的一种呈现方式,我更希望是自己常态课的展现方式,实现每一节课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会学习。虽然经历了多次说课,但是上完课之后,依然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地方。

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节课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细听朱老师的点评,才发现自己在吃透教材方面还是需要努力的。就红绿灯这个问题上,我关注是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这也是符合课程标的,但是细思教材仅仅是为了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吗?我想如果让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准确说专家型教师来教,肯定关注的点不仅仅是遵守交通规则,他们会提升到遵守社会中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并且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隐性教育目标。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朱老师倡导我们研究教材不能仅研究自己所教的那本教材,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目标,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想不到的结果是一种幸运,但是幸运往往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从得到的每一个教研组推荐一人参加“人本课堂”决赛,到我们教研组推荐我,我是那么幸运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比赛,虽然觉得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但是依然很高兴能参与这样的提高活动。从得到消息到上课,这是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也是不断考量自己的过程,心理压力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才知道自己原来过得太轻松了,有机会还是要多参与这样的选拔,不论结果怎么样,这都是提升自己的过程,得到前辈的指导更是宝贵的人生财富。每一次试讲都是自我的蜕变。从第一次试讲到最后一次试讲,都会发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每一次是将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每一次试讲之后都会推敲每一个问题的设置,不断优化每一个环节,这样一次一次的改变思路,整合资源才有了今天的进步,如果毫无准备的上台展示,我相信还是之前的状态,没有准备的公开课就没有蜕变的自己。我再一次知道只有坐下来优化每一个环节,考虑各方因素,不断反思,最好每周给自己录一次课,才知道自己的进步在哪里。当然班级的选择也很重要,没有学生的配合,哪有什么漂亮的展示。在此,我还要感谢毛老师的细心和配合。

丰富评价语言。教师课堂评价与凸显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有效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言可以将文本、学生和教师有机地融为一体,课堂评价语言需要不断锤炼教学用语,研究语言艺术,用语言描绘出美轮美奂的画卷,这样才能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考。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我努力的说不同的评价语,但是我自己说着都觉得很生硬,不能很巧妙的评价学生的回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从教的路上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

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质的飞跃,不断沉淀,听取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不断提升自己。我走得很慢,但是我力求每一步坚实有力,走过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脚印,当自己回首时有迹可循。感谢公开课给自己逼迫自己进步的机会,感谢帮助自己进步的每一位同事和领导。

相关文章

  • 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目标

    不上一两次公开课,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地方是可以提高的。许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上课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经过这一次上公开...

  • 商业模式六式精髓(全)

    做个傲娇的熊猫级企业 ​ 第一式 定位精准的目标客户,挖掘杀手级隐性核...

  • 省级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感想篇

    感想之一―――挖掘教材 每每听别人讲要挖掘教材,我并不以为意,不就是人教版2011版初中物理教材吗,有什么好挖掘的...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

    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围绕课堂教学,挖掘教材的创新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中心环...

  • 两河口小学“研课标、说教材”简讯

    为了使老师们更好地学习课程标准和把握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体系,更好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

  • 需求分析:分析的是“显性需求”背后的“隐性需求”

    用户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需要深入挖掘和分析的是“显性需求”背后的“隐性需求”。 显性需求是产品的基础属性、...

  • “单元主题教学”要点记录

    1.全面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灵活整合教材,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行成“学习任务群”。任务群是...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主题型文本教学初探笔记(1) 定位: 主题型文本侧重于文学教育,它的“语言训练”是隐性的、柔性的,课堂目标直接指向...

  • 隐性教育

    今天看视频看到一首诗歌,《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 多萝西·劳·诺特 如果孩子生活在...

  • 套路与拆解

    每每涉及挖掘教材,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之类的教育话题,我就会想起这个笑话: 老师问:“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目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lt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