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途中【中年之家】5

作者: 风铃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21:55 被阅读82次

    微刊微语:

    抖落凡尘,缓下脚步,我们行在途中,赏景,轻吟。

    本期作者

    把诗种在四季里,山风小语,海月先生,悦者,老牧马人,轻扬时光,风铃

    名画欣赏:七人画派 (The Group of Seven)

    音乐欣赏:马友友 (Yo Yo Ma)

    阅读作者原文,请点击文章题目

    漫漫路上

    文:把诗种在四季里

           早上醒来,又是阴雨绵绵,感觉就是一个字,冷。中午,太阳出来了,真好。今年春天真是冷,这三月要过完了,还穿着冬天的衣服。

           决定出去一趟,目标——图书馆。自从图书馆新装修完开放以后,我这是第三次去了。现在的图书馆给我的感觉好多了,之前去过无数次,好像没有喜欢过它。每次去都是随便借几本书看,因为想看的书从来没找到过。现在不一样了,一上到二楼,一种全新的感觉。古老而庄重的红色,四壁皆是直通房顶的又宽又大的书架。所有的书架,阅览桌椅,一个颜色。不是大红,接近枣红。有一种热情而严肃的味道。

           书架上的书比以前多了不少,我看了一下,很多都是我想看的书。每次都能借到自己想看的书,真是不一样的心情。乘兴而去,满意而归。

           从图书馆出来的路上,还是那么喧闹,我有一种隔世之感,仿佛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也许是这阵子看书看得入迷了,穿越到民国或者宋朝去了吧。

           想起那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真心希望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想看什么书应有尽有。没有时间限制,想什么时候来去都可以。不用担心外头发生了什么变化。那该是一件多么有趣儿,多么享受的事。

           我仿佛看到一条路,我在路上自由地漫步,那路幽远而宁静,通向哪?我也不确定。或许是高山,或许是世外桃源……

           方向就是心之所向吧。

    摄影:风铃

    渐行渐远的灯影子

    文:山风小语

          每逢农历二月二,山乡蛰伏了一冬的戏台便热闹起来,远道而来的秦腔戏班如约而至,带来的传统秦腔折子戏,将寂静的山村变得异常热闹。

           灯影子也叫皮影戏。每当夜幕降临,一片白色棉布便在山村的场院升起。随着一阵欢快的唢呐锣鼓声响起,白色的幕布外早已围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看戏的村民。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像是赶集似的聚拢在一起,等待着秦腔盛宴的开场。

            上演灯影子,离不开一盏燃烧的清油灯。冒着黑色烟雾的清油灯,挂在了白色幕布的中央,它的光投射在幕布上,才能将形态各异的皮影人物照亮,使它们活力四射。

           皮影是用牛皮制成的,从熟皮到完型全靠手工完成。镂空的皮影制成后,还要涂上各种颜料,这样完工的皮影才有韵致。灯影子表演的成功与否,全依仗幕后操控皮影的那个人。这个人一般都由秦腔戏班的台柱子或班主担纲,他一人的双手上不仅操控着几个皮影,还要声情并茂地扯着嗓子吼秦腔,一出戏下来,不知要湿透几身衣衫。

           小时候,最喜欢与小伙伴偷偷钻进灯影子的后台,为的是一睹舞台背后的一番景象。那些表面粗重的戏箱子只要被揭开,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奇便展现在眼前: 形态各异的皮影人物造型,为演唱提供伴奏的吹打乐器,一本本褪了色的秦腔手抄唱本,都被藏在了这口大箱子里。这些物件经历了太多的走村串乡,也披上了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

           锣鼓响起来了,只见幕后那位长者,虽然年纪一大把了,但身手还是那么敏捷,一双苍老的手掌里攥着两三个皮影人物,一边舞动双手,一边用略带沙哑的嗓子吼着苍凉的古老秦声,以致几里地之外的人们也能听得到:

           “哗啦啦劈雷响明光闪闪,云头上打坐下黑虎玄坛……”

           看着皮影老艺人酣畅淋漓的表演,我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呆呆地立在幕布的一角,思绪早跟着秦腔的吼叫声跑到了八里之外。再看看台下的观众,有的手里打着节拍,有的嘴角上扬跟着轻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喜怒哀乐不停在脸上变换着,痴痴呆呆的样子让人看了都觉好笑。

           如今,真人表演的秦腔戏逐渐取代了灯影子。很多乡村建起了专门的戏台,一年一次上演的秦腔大戏,让劳累了一年的乡亲过足了秦腔瘾。但在一些偏僻的山乡,还依稀能听到灯影子的声音。这些灯影子戏班,利用农闲季节背着戏箱子奔波在山乡弯弯曲曲的小道上,如同黑夜里划过长空的一道流星,星星点点播撒着古老的秦声秦韵。尤其对于一些老年人而言,看到灯影子,宛若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个戏台下,他和她的会面。

           据说,眼下能演灯影子的都是一些老艺人了,许多年过去,他们依然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技艺。由于年轻人基本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使得灯影子后继乏人,陷入了失传的尴尬境地。过去,学唱灯影子不仅能糊口,还能唱出一片天,而今,年轻人宁可去打工,也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艰苦漫长的学艺上。

           在城市生活久了,有关灯影子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遥远。无论时光如何变换,对灯影子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就像那些泛黄的皮影,虽然被尘封在了戏箱子里,但只要拿出轻拂微尘,它的色彩依然明丽。

    图片:转自作者原文

    在刀刃上行走

    文:海月先生

           那位先生告诉我:如今的社会,并非金钱社会,而是吃人的社会。其实,这种说法我是早就听说过的。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其中是这样写的: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那位先生说过他上学很少,应该没有读过《狂人日记》,怎么也能够看到“吃人”二字,难道他真有什么神通?也不知,他的“吃人”跟鲁迅先生的“吃人”有何异同?

           隔了一天,我和那位先生去登封中岳庙,拜见廖道长。路上他又跟我论人生,起初我没太注意听,大概知道他把人生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行走在刀刃上,很凶险,但可以见血;第二种是行走在刀背上,也很危险,但终究一无所获;第三种是行走在刀面上,平平坦坦,庸庸碌碌,终其一生。

           看来,那位先生的确是学问浅,不善表达。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五个字,“富贵险中求”。而他的不同,是说出如果路子不对,有些冒险是无意义的,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我不知道,那位先生为何要给我讲这些?也许他觉得我是块材料,像目前这样躺在刀面上睡觉太可惜。但要爬上刀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眼见得人生过半,我确是更加迷茫了,有时连一点小事都想不明白,就像是昨天,晚饭时自斟自饮,回想这一天是怎么过的?

           外出时间统共十来个小时,光是路上堵车和在银行排队,就占去七八个小时。这些内容,都是普通百娃的生活内容,也许刀面上的人,过的就是这种生活。但是,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内心煎熬,却不亚于在刀刃上行走。

    ——如此人生,说什么好呢?叫我。

    摄影:风铃

    走向平静的岁月

    文:悦者

    远方还是那般模样,

    肃穆的山川,

    稳健的土地,

    乡村的空气从来不曾焦躁,

    优雅闲适地唤醒从容的生灵。

    我翻看着世界的风云,

    万千影像缓缓走来,

    或荡气回肠

    或蜻蜓点水,

    我竟忘记了乡野的犬吠。

    几十载的跋涉,

    所有的汗水都已在盛开的花朵之间沉淀。

    交付了乡野的使命,

    自此我将乘着岁月的烟云,

    微笑着翱翔于九霄云外。

    摄影:风铃

    明惠大师塔 晋东南五座唐、五代石塔记录

    文:老牧马人

           参加“醉美古中国57期”晋东南6日行的活动,收获满满。因为是古迹爱好者的集体活动,大家互相提供信息,该看的都看了,不该看的也看了,运气爆棚。另一个要点赞的是寻访速度可以和自驾媲美,比如一日游览浊漳河八胜,完全出乎当初的预期,因为行程表中并没有包括所期望的全部寺庙,完全是爱塔老师的大度和领队的专业,导游小刘帅哥的高度配合,特别奖励我们团队守时和热爱古迹的执着,临时增加目标点,让每天都达到饱和状态。

           本篇博客是记录本行程中的唐及五代石塔中有造像浮雕的塔,没有包括无造像的石塔,墓塔、舍利塔和经幢式石塔,比如法兴寺的舍利塔,简直是个房屋,那两个经幢式石塔大而无字。也没有包括羊头山的圆形空心石塔,虽然也是疑似唐代的,有九座之多,但是圆塔过于诡异,记录在羊头山石窟博客中。也没包括龙门寺塔林(8座石塔)和开化寺塔林,时代较晚,不属于唐塔之列。意外的是在一地找到原属龙门寺塔林丢失最大石塔的残留塔身,浮雕依然精美,与垃圾箱为伍有点委屈。这篇仅记录五座有明确时间建造的石塔,又叫唐及五代的石浮图。

           关于晋东南地区这五座唐代及五代的石塔,与北京所遗存的唐代石浮图完全不同,北京地区以云居寺为核心的石塔是仿造唐代砖塔的缩小模型,以石板为基材的雕塑创作,与在山东的小龙虎塔和灵岩寺中的唐代石塔也相同,属于功德类塔。而晋东南地区的唐代石浮图有三座类似灯幢型的,最早的燃灯塔(773年),就是仿制露天灯座的石头制品,又称长明灯,石雕唐灯,属于功德类塔,其他的塔是墓塔。慧峰禅师塔(895年),几乎是放大版的燃灯塔,塔身体型优化后更加优美,大云院塔(954年)也算是经幢式塔,有燃灯塔的影子,继承了唐代的风格,浮雕开始了大型化的趋势,有20幅浮雕和妙音鸟及飞天造型,可以细细品味。

           明惠大师塔(877年)是属于大型石塔之列,感觉不止6.5米高,仿亭阁式石塔中的极品,没有过多的浮雕,还能看到角柱上刻有卷草文,宝相花、龙串富贵,化生童子等人物花卉等线刻花纹图案,精致流畅。石塔整体造型大气,庄重美观,是晋东南地区最杰出的作品,弥足珍贵。而大愚禅师塔(925年)因为体型较小,结构简单,基座和塔身石板所用材料不一致,特别怀疑塔刹有缺失,是用前朝材料组合而成的塔,忽略上述原因,这个塔也算很精致,浮雕奇特,塔铭珍贵,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晋东南的这几座石塔多遭到盗窃的破坏,其根源就是石雕的文物收藏,没有买卖,就没有破坏。那些所谓石雕收藏家都是可耻的。而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可轻视,任重而道远。

    五座石塔数据表:

    1、慧峰禅师塔 2、明惠大师塔 3、燃灯塔 4、大云院塔(七宝塔) 5、大愚禅师塔

    塔型 灯幢式 单层亭阁式 灯幢式 经幢式 单层亭阁式

    塔高 5米 6.5米 2.58米 6米,残 2米

    边长 0.6 2.21米 0.4 0.8 1米

    边数 8 4 8 8 4

    年代 895年 877年 773年 954年 925年

    塔铭 有 有(后补) 有 无 有

    位置 青莲寺 虹霓村 法兴寺 大云院 开化寺

    塔基座 伎乐像 素面 伎乐像,十二异兽 力士、神兽和伎乐像 狮子头像

    塔身 有经文,佛说般若多罗密经。 两座天王造像被盗,门柱及角柱线刻花纹。很优美 仿灯台结构,有窗雕。 天王造像,启门图和天神像。 童男童女像

    塔刹 完整,有花蕊到花开的石雕。 最完整,极品 有 有,残 有,不完整。

    塔心室 小,供佛像 室顶刻有平阁天花,小藻井。 燃灯室,防风设计 门楣上有饕餮兽图案 四块石板围成,前板被盗,现在的是新的。

           特别介绍 塔型比较完整,须弥座石板有线刻花纹,塔身有经文,是一个放大版的燃灯塔。 体型巨大,协调完美,观赏性高。 有塔铭年款的石塔,年代最早,唐代石灯,异兽造型特殊。 塔身和二层须弥座的浮雕精美,塔身上沿有飞天和妙音鸟。 塔铭记录完整的历史经历。

    网上对五座石塔介绍的摘选:(请点击阅读作者原文)

    1、慧峰禅师塔。2、明惠大师塔。3、法兴寺燃灯塔。4、大云院塔。5、大愚禅师塔

    图片转自作者原文

    等你归来

    文:轻扬时光

    郭外三里,清清河边,樱花团簇如雪,你银甲白马踏踏而来。

    我静立树下,悲怆不语,你说:“辛夷,等我归来可好?”我未语泪已滂沱,只是轻轻的点头。

    从此我的世界就只剩了你离去的一缕白影。

    十年之期,河流未干,樱花仍盛,只余你未归来。

    二十年光阴已逝,河流未干,我已不复当年模样,只余你未归来。樱花仍盛,一腔相思化作泪,泪染一片绯云。

    摄影:风铃

    脚印

    文:风铃

    当我给你生命时,你报跑了马拉松,于是,我以母亲的名义,与生命竞跑。

    你跑过四季,攀越山峰,只为截取云上的风景和悬崖的花朵,回赠于我。

    孩子,我已刻在路上,你回望时,脚印已在途中。

    名画欣赏:

    七人画派(The Group of Seven,1920年--1933年) 是加拿大著名的风景画家组,原组人有富兰克林·卡迈克尔(Franklin Carmichael),劳伦·哈里斯(Lawren Harris),A.Y.杰克逊(A. Y. Jackson),弗兰克·约翰斯顿(Frank Johnston),亚瑟·李斯默(Arthur Lismer),J.E.H·麦克唐纳(J. E. H. MacDonald)和弗雷德里克·瓦利(Frederick Varley),后来又有新画家加入。 他们立足于加拿大本土,画面或简单或细腻,但都真实表达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发起人之一汤姆·汤姆森(Tom Thomson) 逝世于七人画派正式成立之前,其画作”杰克松“和”西风“成为”七人画派的标志性作品,现仍被收藏于加拿大国家画馆。(参考:Wikipedia)(综述:风铃)

    画名:杰克松 画名:红枫树

    音乐欣赏:

    马友友(Yo-Yo Ma,1955年10月7日-)是美国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他出生于法国巴黎,七岁随家人移居美国纽约,四岁开始学钢琴和大提琴,6岁公开演奏至今。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人类学学士学位和哈佛荣誉博士,并多次获格莱美音乐奖,是美国音乐家典范。其演奏以古典乐曲为主,兼演现代音乐。他演奏的现代音乐中,我偏爱《探戈灵魂》(参考:wikipedia) (综述:风铃)


    马友友7岁的演出
    马友友《探戈灵魂》

    往期回阅:

    春之细语【中年之家】1

    静待花开【中年之家】2

    云淡风轻【中年之家】3

    忆海寻珠【中年之家】4

    谢谢阅读和分享!谢谢本期作者!请继续关注【中年之家】专辑,【中年之家】微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在途中【中年之家】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nj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