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观】Bryan Alexander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未来学家、研究员、作家、演说家、顾问和教师。多年来,他致力于研究与实践技术对教育的改变。本文是他最近关于移动学习的一篇心得总结。
一
我们今天来说一说移动学习。这是一种使用移动设备访问学习内容的新方法,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以保障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随着移动学习的出现,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以上所说只是狭义的移动学习。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该如何使用移动技术进行广义的教学?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验。
在一次教育技术研讨会上,我与大家探讨了后桌面世界(作者自创的词汇),为了让学生们思考和感受这些差异,我们一起做了个实验,要求他们将教室重新排列成之前教室的样子。
本来,我们平时使用的教室是一个不固定的空间,所有家具都带有轮子,教室里有足够多的插座,还有多个移动屏幕(例如交互式白板和为视频会议预留的屏幕)。它没有固定的中心位置,学生习惯于在无差别的,灵活的空间中学习和工作。
现在,让教室回到过去的样子,就像是历史在重演,而且不是以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重演。
学生们立即表示,他们感觉与同龄人隔绝了,自己受到了限制。老习惯又回来了,比如无精打采地听课、懒散的举手等。他们都觉得必须把注意力从同学身上转移到教室前面,眼睛不是盯着笔记本电脑,而是盯着老师(我)和我投射的主屏幕。那种被动的感觉又回来了。
当我结束实验,让他们重新布置成他们喜欢的空间时,他们对固定式学习和移动式学习之间的区别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那次实验之后,我们开始讨论探索2019年可用的全部移动技术。首先拓展了可以广泛使用的设备生态系统,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健身追踪器、智能手表、电脑鞋、游戏玩家和电子阅读器等等。然后又研究了如何在这些设备之间实现内容的移动(开放标准、网络)或受到的阻碍(特定于硬件的格式、竖条)。
我们谈到了新兴的物联网(如Nest恒温器和Alexa助手)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少的无效时间、更少的找寻资料过程、更少的纸张使用、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会上,我介绍了一些历史背景,描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各国纷纷拥有网络,移动电话席卷了世界大部分地区,而美国却是在这场游戏的后期才开始重视的,因为我们拥有相对优良的电话服务和充足的计算能力,所以发展迅猛。随后,iPhone、Android平台和Kindle迅速将美国带入了移动领域。
我们还讨论了关于移动学习的阅读材料,包括我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预测移动未来的文章。如今,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学习的内容,以及有更多的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很好的规划自己、自主的学习。
事实上,一些学生认为移动设备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来塑造他们的学习。学生可以捕捉到多种类型的媒体,然后在作业中使用。当然,他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社交,这也有助于支持团队工作和学习社区的形成。
二
当然,这些移动工具也有缺点,首先就是容易分心;然后是社会差异会导致获得技术的机会不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以及不适当的媒体捕捉或黑客攻击(物联网尤其容易受到攻击)都可能侵犯隐私。
社交渠道越通畅,学生们就越希望老师们能很快地回答他们的问题(比如他们在周六晚上发短信,就会要求老师在周日早上回复)。
当然,所有这些讨论都是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进行的。比如学生们做笔记,通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查找参考资料。我用我的笔记本电脑来分享和做更多的笔记。学生们通过手机屏幕放大了照片。我们都轮流在一块智能板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并将其内容导出到校园电子邮件账户上等等。
我们似乎看到了移动设备连接学习的更多的方式。
例如,我的学生来上课时,头脑已经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了。当我们讨论始终在线的连接时,他们还是生活在现实中,他们会在学习管理系统(LMS)中讨论各种现实问题,并通过遍布华盛顿特区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协作交流。
再比如,学生们在周日组织了一次去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实地考察的活动,这样我们就可以探索一个增强现实的展览。他们还会讨论旅行时是使用ipad方便还是使用ipod更好,我们通过设备和现实的结合了解了更多的动物知识。我们还会和一大群参观博物馆的游客讨论有关教育技术的问题等等。
这就是在活动中的移动学习,如果你还囿于仅使用设备学习课程,做习题之类的。那说明你已经落伍了。
原文链接:
https://www.edsurge.com
— 完 —
亲爱的朋友:
说到移动学习,你能想到的有哪些方式?你日常的习惯有哪些?
Bryan Alexander博士的心得,有没有让你有同感的?或者你还有更好的心得,博士没有提到的?
欢迎交流沟通。
祝每一个身为妈妈的你,节日快乐!
智能观 灵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