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12日,星期六,雨过天晴。
意料与情理之中,今天各媒体都被抗震救灾10周年刷屏。
10年前的那一幕,悲痛与感动,不幸与不屈,自救与自强,哪怕是透过电视屏幕,依然历历在目。
10年后的今天,重读那些文字,重见那些照片,重听那些声音,哪怕再熟悉不过,依然眼角抽动、心绪难平。
令人欣慰的是,10年光阴流过,带走了绝大多数的悲伤和绝望,当年亲历、参与那场史无前例大劫难、动人心魄大救援的那些人们,都能带着宽慰、幸福、骄傲回首过去的10年。
回望震中汶川映秀镇,如今已是国家5A级生态旅游小镇、爱国主义培训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村镇,特殊的经历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幸存下来的映秀人用国家的特殊扶持和照顾,用描写映秀灾后重建新面貌、新生活的歌曲《映秀花开了》,默默告慰着逝去亲人的在天之灵。
映秀镇新城回望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北川,在国家“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决策下,北川作为震后唯一一座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被迅速重建,住房宽敞明亮、道路宽阔整洁、设施完善齐备,欢乐祥和的气氛重新充溢这座重生之城。不仅如此,北川幸存下来的人们选择用勤劳奋斗、幸福生活的行动告慰故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以下,成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
北川新城当年的“敬礼娃娃”郎铮,现在已是一名初一学生,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热爱运动,被市区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是学校评选的“最美少年”。
“敬礼娃娃”郎铮当年因地震失去一条腿的“芭蕾舞女孩”李月,如今已是高三的大姑娘,出过三本书,正在为考上梦想的艺术院校做准备。
“芭蕾舞女孩”李月当年将仅有的15800元积蓄全部捐给灾区的全国劳模申纪兰,如今依然在为当地农民百姓的生活而奔走,也是唯一一位连任13届人大代表、见证历届人大的“活化石”。
申纪兰当年出动最大规模参与救援的人民军队,如今已初步完成改革转型重塑,能打胜仗的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崇高使命,不论是在国内的玉树、鲁甸抗震救灾,还是在国外的利比亚、也门撤侨,子弟兵始终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敏捷高效的行动,展示着中国军人的力量与担当。
撤侨行动10年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好,变得更好,只因背后的祖国更加强大。
厉害了我的国-
2008年,中国的GDP还是31.95万亿元,排在世界第三,是美国同期的1/3;人均GDP是22640元,是美国同期的1/18。
-
2017年,中国的GDP是82.7万亿元,排名已是世界第二,达到美国同期的63%;人均GDP是59261元,达到美国同期的1/6。
-
2008年,《财富》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只有35家,排名最高的是中石化(第16)、国家电网(第24)、中石油(第25)。马云给阿里巴巴的定位还是“一家高速发展的小公司,将做强、做深、不做大”。
-
2017年,《财富》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达到115家(美国企业132家),其中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三巨头”已分列排行榜的第2、3、4位。高铁、华为、大疆等一批中国企业凭借中国智造成为世界标准的制定者。
10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日益成为一个世界一流强国,我们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世界一流军队,我们的人民日益收获美好生活的殷实获得,我们曾经的灾区日益成为一个告别悲痛、拥抱快乐的幸福乐园。
这一切,来自国家领导人英明的决策和正确的领导,来自军人无私的牺牲和奉献,来自各行各业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付出,实属不易,理应倍加珍惜。
10年过去了,让我们忘记伤痛,铭记感动,珍惜当下,梦想未来,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
这是夏天不孤单的原创文章,也是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2天,感谢您花时间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
十年
一个符号
一个越来越漂亮的符号
生命逝去的悲伤
哪怕蒙上十年尘土依然鲜明
但好好活着,就有无限希望
互相鼓励,相携前行
就有废墟上站立的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