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式扫兴父母”冲上热搜,读了许多网友的案例之后,我发现和我的童年有惊人的相似……
事例:儿时秋收掰玉米,爸妈都下地干活了,我在家带妹妹。怕他们回来饿肚子,年幼的我学着用煤球火下玉米糁、炒土豆菜,因为是第一次做,把握不好量,玉米糁熬成了稠玉米饭。我妈到家后,我满心欢喜端跟前一碗饭,却换来她劈头盖脸一顿骂……那种内心的难过与痛苦至今难以释怀!第二年麦收,我又学着包韭菜饺子,因为等待时间长,饺子破皮吐了水,又换来我妈的一顿骂……
为什么好心换不来好报?为什么我的妈妈和书上的不一样?我在心里画下大大的问号?好在我自小大大咧咧惯了,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这些事也没留下什么阴影。
轮到自己教育孩子,一开始我也常制止姑娘做这做那,怕她烧着碰着。后来见她对厨艺特别感兴趣,索性送她一套食玩厨房器材,小小的她学会了包饺子、擀面条、做三明治、炸薯条……每当她端过来不算完美的饭点,我会毫不吝啬地鼓励夸赞,毕竟孩子喜欢,不想扫了她的兴。
还有在兴趣爱好的培养上,小时候我想学跳舞,暑假班要交20块钱的学费,奶奶已经帮我交过,我已经去上了一节课,我爸硬是不让学,退回了学费。高三时,我想学播音主持,预交了300,试了两节课,同样又以“学这有啥用”的理由结束。这些遗憾充斥在我的人生里,虽无大碍,偶尔想起来,有些扫兴,所以闺女想学唱歌,报名!想跳舞,报名!想画画,支持!想打篮球,没问题!父母支持的感觉,真的很好!
爸妈老了,条件好了,观念反而与时俱进了,会大力支持我学个小吃,假期摆个摊;也会夸赞孩子孝顺“有用”;只是在我花钱买这买那的时候,“扫兴”地说两句:“花这钱干啥?以后回来啥也别买!”我呢,“任尔东西南北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反正你们管不着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