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物联网确保数据可靠了就足够了么?
支撑系统可靠,制度可靠么?
仅仅认为技术的升级能解决人性的bug,也是文理过渡分科的一个后遗症,理工科人缺少商业思维,系统思维
设备的可靠:物联网,很多工程师想,有了物联网,减少人的参与,数据就能做到100%可靠了。也许可以提高可信度,但是不解决人性和动机的问题,这个系统依然是充满bug的。不只是在表现层的技术层,而是在作为支撑层面的操作系统层。
信息系统的可靠:通过区块链的系统实现,这个已经有很多论述文章了。
问题是源数据可靠么?
生产源数据的人,如何不作恶?有什么保障机制?容错机制?纠偏机制?惩罚机制?
作恶的成本和作恶的收益,面临实际利益选择的时候,如何确保这些系统的规则能够可靠的运行呢?假设人性是全部的善是一种选择性的偏见,无法在现实的商业中扎根发芽。
如何约束或者引导人的动机呢?
对于承担这样工作的人,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使得其收益函数和系统收益函数的最大期望值保持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