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官僚体制的政治》管窥机关单位内部关系(二)

阅读《官僚体制的政治》管窥机关单位内部关系(二)

作者: 霏_dfa6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16:18 被阅读0次

首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政治人、领导、观望者、同盟者、单个领导、集体领导

政治人:书里通篇都是以处在官僚系统中的个人视角为出发点展开的,而政治人的主要追求目标就是获得晋升。

领导:仅仅是参照政治人的顶头上司,政治人对此人的事情全部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观望者:与政治人的距离较远,所以不直接参与政治人的奋斗,但也同样身处这个等级中。

同盟者:一个没有直接参与政治人职位争斗的人(因此也是观望者),同时也会对政治人的职位施加某种影响。与政治人分处两条平行线上。

单个领导:处于单个领导之下的政治人改善自己处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能得到领导奖励的方式行事。

集体领导:一群人通过某种选举程序作为一个单位行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的”情形。更接近我们现在的体制。

其次,几个关于政治人的主要观点:

a.政治人必须努力适应工作的一般氛围,这包括保持类型一致、遵循特定的职业特点和晋升标准。

保持类型一致,就是我们说的合群。政治人必须仔细研究他所在组织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个性类型,并努力与之相适应。这是决定晋级的重要标准。可以发现,随着官阶的升高,“理想型”人所占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而不同官阶的”理性型“会有不同,比如人们希望高层领导才华横溢,人脉广,而中层则不必。还有企业基层管理层必须与一线工人打成一片,这就要求管理者用大量的精力与不同类型的一线员工沟通,他们必须是健谈的,包容的。而高级管理者则不必。总之,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其制度都要求想升官的人有非常大的弹性,个性过分僵硬的人就会在晋升阶梯的某个地方止步不前。

晋升标准:获得晋升的目标很多时候并不是组织机构发展的目标。比如美国外交家并不需要对外国文化有专门知识,决定他们晋升的关键不是影响外国人,而是如何影响美国人。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军事领域,能打仗的人未必官阶高,就像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很多将军直接回家务农了,而留下的是真正有政治能力的人。

b.观望者与同盟者的作用

观望者:通常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权力争斗和职务升迁感兴趣,而对周边的权力斗争不感兴趣,也不会去花精力。但他们却是政治人声誉的监护者。政治人在盘算每一步行动时,都要考虑到观望者如何说,如何想。贝利现存道德标准的程度大到令观望者感到震惊时,他们就会起而行动,变为参与者。后果轻则让政治人名誉扫地,重则前途尽毁。

c.政治人与领导的关系——单个领导的情形

这种情形下政治人想成功就必须取悦上级,作者那专制统治下宫廷生活举例,侍臣不仅要遵从统治者的细微意愿,还要花大量时间研究统治者未曾表达的意愿,以便未雨绸缪。这一点即使在当代也依然存在,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由于单个领导对政治人的了解有限,政治人为了提高实现个人目标的效率,往往会为不甚了解情况的领导提供能清除解释并获得赞同的政策,而非等领导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应采取的最好政策。对这一点我深以为然,我所在的单位领导对一件事的达成的效果以及中间的过程往往并不关心,因此我们在汇报时也不会事无巨细,反而可能避重就轻,为自己遮掩开脱。从这也能看出,我所在单位几乎是单个领导之下,存在很多制度造成的弊病。

而政治人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带来良心的不安,因为他们没有把所有情况考虑在内,而是以自己个人的得失来权衡。长此以往,政治人会主动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再关心事实真相,放弃理想抱负及与外界的联系。

可见单个领导下的组织结构是缺乏活力,效率底下的。

d.政治人与领导的关系-集体领导下的情形

多位领导是政治人所处环境中最常见的,这里有两个极端,一种极端几乎可以看作单个领导情形,即政治人发现难以改换门庭,或他必须付出巨大的个人牺牲;另一个极端,政治人可以在多个上级见转换而无需付出多少个人成本,上级争相邀请他加盟,这样他与任何上级都没有纯粹的个人关系。这个极端下,相当于自由签约,进入了经济制度的安排。

那通常实际的情况又是怎样呢,作者用了几名词形象说明:同僚、侍臣和男爵。

先说男爵,大家有在事业单位的恐怕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有些人拥有外部支持资源,外部资产可以是富有、权势、技术专业知识、可靠的人脉关系、个性上内在的强势等,使得他们对上级能给的奖励或处罚都不特别感兴趣或在乎,就是说男爵不会真正依赖这位上级。而另一类人,侍臣的地位则完全相反,完全依赖于上级的垂青,他们被迫付出比男爵更多的努力去讨好领导。因此侍臣比男爵更容易掌控。这也是为什么宫廷中的大臣应该在文官中选择而不是贵族中。而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体系中,不能辞退和降职(虽然理论上是能进能退,但体制从不轻易惩罚人,除非个人犯了严重错误)的事实规则,就让体制内的人想着男爵的方向演变。

因此,各级官员都需要在所在层级发展自己的忠实追随者,扩展人脉。而政府系统之间高层的轮转也会有意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也许你对咱们国家公务员体制也有很对类似的想法和观点,希望给我留言。

相关文章

  • 阅读《官僚体制的政治》管窥机关单位内部关系(二)

    首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政治人、领导、观望者、同盟者、单个领导、集体领导 政治人:书里通篇都是以处在官僚系统中的个...

  • 阅读《官僚体制的政治》管窥机关单位内部关系

    最近在得到听薛兆丰的经济学,感觉他是一位风趣机智的严肃学者,有深度也有广度。其中一课中他提到了官僚体制中人...

  • 官僚体制的政治——向下看

    这本书上半部比较易懂,下半部就越看越迷糊,大致讲讲我理解到的内容。 下半部主要关注在官僚体制内部,上级如何通过沟通...

  • 关于培训组织工作的反思

    一、背景 主办方,机关单位多部门协办。承办方:体制内的培训机构,第一次合作。本文仅站在机关单位人员角度。二、问...

  • 《泰日友好》

    泰国最好的伙伴是,为什 泰国也和日本一样没有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泰国实行的是民主政治而非官僚体制,官僚社会是人类最低...

  • 《美国官僚体制》| 徐玲解读

    《美国官僚体制》| 徐玲解读 关于作者 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著名政治学学者,曾获美国政治科学协会“终身成就奖”...

  • 读《管理百年》有感3

    本章中,笔者花了大量篇幅阐述了一种新的体制——官僚体制。它是工业新世界里组织的终极形式。官僚体制不带个人色...

  • 2018-03-29

    今天跟一个体制内朋友聊天,说到她为啥要离职。她说自己是处理不好在单位内部的关系了,太累了~想想无论企业还是单位,有...

  • 马斯克在特斯拉内部讲沟通效率的邮件

    摘要: 公司内部manager不允许官僚,玩儿办公室政治,强调逐级汇报遵守流程的manager,开除。 任何越级汇...

  • 体制内职工的两级分化及走向

    体制这个词,没查字典,我自己给他定义就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职工吧。 其实熟悉这些所谓体制内单位的人该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官僚体制的政治》管窥机关单位内部关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ja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