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孔子《论语·子路》
孔子说:“善人执政教化人民七年,就可以拿起武器上阵作战了。”
从一个普通人到战士,需要七年。也就是大部分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专业的战士上战场战斗,但是孔子说至少需要7年时间。那么这七年的时间到底要干嘛呢?如果啥都不管,那么七年的时间似乎也不会成为战士,甚至再久也没有用。
这一句话背后有很深远的意义,意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管理者,要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善于教化人民的执政者?就如同企业里的一个普通员工,一个管理者当如何教会他能够成为卖房子的专家,装修的专家,管理房屋的专家?这人本身都是不会打仗的,又都具备了打仗的条件的,所以只要通过教化和训练就都能够成为战场上的英雄了。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是,我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善人,教会每个人上战场赢得胜利的能力。
孔子今天是在提醒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一个问题,不是员工不会工作,而是我们管理者没有教会员工如何正确地工作。从我作为老板的角度来看 就是没有教会管理者如何带人,如何教人。有时候认为自己教了,但其实不是教会了,甚至可能只是说了一次就认为是教过了,说一次就会了。像这样一次就会的管理者是人才,必定会有,但是为数不多,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需要机械化训练。培训了一遍就认为是培训好了,已经完成培训了,但是大部分人一遍是听不懂的。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培训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周期,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耐心指导,认真检查,反复训练,最后考核通过,在实践中拿到成果,这样才能算是培训的完成。
如果认为说一遍就是教过了,教好了,往往是自己以为别人会了,他们应该记住了,其实最后都还没学会,这是管理者的自以为是。如果认为教过了他不会就没办法了,任由他自生自灭吧,那其实就是管理者失去了耐心,已经放弃了,一个容易放弃的管理者其实也就很难成大事儿了。所有的培训最后都可以定好标准,进行考核,最后是否通过,那是不断地去挑战和超越的,但是要反复地教导和训练,从内心里是绝对不能放弃的,更不能自以为是的。
也就是说人都能够不断地超越和挑战自己,要通过7年的时间训练达到一种战斗的精神,最后还得要上战场取得胜利,这样的培训才算是合格的。如果员工的基本功夫不扎实,能力不训练,精神不健康,见解总是很邪恶,那就一个原因,这个管理者不是善人,在这个岗位上是不合格的。最大的管理者往往就是老板,最后老板只能为自己的无知买单了。所以一个企业最后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管理者自以为是,没有耐心,轻易放弃,企业里训练没要求,没标准,而导致产品没有竞争力,员工的能力没有竞争力,员工的品德没有竞争力,那这样的根本原因就是管理者不重视平时的训练,所以7年过后也未必可以上战场。
要胜利,只有加强训练标准,通过长时间不放弃,不逃避,耐心地教导,认真刻苦地训练才能让每一个人成为一个战士,或许7年,或许有的岗位只需要7个月就可以了,那时候每个人也都会为自己是这个组织的一员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具有专业技能和水平的人物而自豪,为我们一起训练过,为一起流过汗,为一起上过战场扛过枪而骄傲。那时候人人都会打仗,管理者看到这么多人因为胜利,脸色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不争功劳不争名,默默地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这样的管理者才算是一个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