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官僚主义
推荐书籍: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赵鼎新 著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著
《揭开行政之恶》 (美)艾赅博百里枫 著
信息时代的我们,互联网社会中的我们,亲历世界变幻莫测的我们,面对确定的已知与不确定的未知,方向在哪里?
每逢新春佳节,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会全员出动,遍布在祖国各地的单身男女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之后就会面对长辈们的各种催婚与催生,家里的高堂还会郑重其事地与我们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各种公务员、事业单位与国企就成为了高频词汇。总结一下各位长辈的要求就是:你应该回到老家,考一个公务员,抱着铁饭碗,找个好对象,然后结婚、生子,我们帮你带孩子。
为什么长辈们总是认为进入大组织就是有保障?进入大组织就一定安全呢?
大组织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组织内部制度较为严格,层层递进,秩序井然。这其实也延伸除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极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上下衔接不通畅、不透明,组织内部的信任感缺失,行动效率无法保障,最终的执行结果可想而知。然而,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对大组织的致命打击可能是瞬间的,可能是来自外部的一小股力量的打击,就足以让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比如08年金融危机中的雷曼银行,曾经手机市场的巨擘——诺基亚。
“官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词,毛主席在革命阶段就提出了“反对官僚主义”,但其实它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君王自称为“寡人”、“孤”、“朕”,这几个词的含义都象征着君王的孤单与无奈。一国之君,站在权力的巅峰,虽然坐拥了万里江山,但是其真正能掌控的事情是有限的,他们依然也只能依靠臣子来治理天下,以一人之力让所有臣子完全听命于自己,并且彻底以君王利益为先,何其难矣!这样的孤单,谁人才能成为权力之巅的天子真正的依靠呢?我不禁想起了乾隆时期的和珅,“十全老人”乾隆帝,他老人家在位时难道真的不知道和珅的种种劣行吗?他为什么一直倚重和珅处理军国大事?乾隆帝当然知道和珅的所作所为,但是对于他来说国家的安定更为重要,他需要有能力的人帮他工作,当时机到了之后他就可以抛弃这枚棋子了。
古时候的朝廷大臣,大部分与天子没有直接的血缘或者亲属关系,通过科举考试,然后入朝为官是他们改变自身与家族命运的一次重要转机,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多臣子的确心怀天下,希望可以为百姓谋福利,但是大部分的人其实仅仅把做官看成一份工作,把上级交代的任务完成地“差不多”就可以了,毕竟那不是自己的江山,自己没有这份义务。
君王的不敢信任,臣子的不想认真,每一个人似乎都囿于某一个圈子中,一直在这个圈子中兜兜转转几千年,始终不敢跨出去,因为只要有人当第一个吃螃蟹的,那意味着他已经走到了终点。
官僚主义在任何形式且成熟的大组织当中都多多少少地存在,但不管其影响如何,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大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与转型升级会受到严重影响,当风暴来袭时很容易造成毁灭性地打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该怎么走?
处在十字路口的年轻一代,面对着多样的选择,该如何取舍?重完整与成熟,还是择新颖与成长?适合自己的、可以让你成长的,就是好的!
(此文章系笔者根据《罗辑思维》第33期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