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这次我们不谈体制 | 关于中国高校教育的反思

这次我们不谈体制 | 关于中国高校教育的反思

作者: 余彦佐 | 来源:发表于2015-06-11 22:37 被阅读189次

我的专业是marketing。我的专业课有: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研、品牌管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文化营销、广告学、营销渠道、零售学、国际市场营销、社会与非盈利营销.......

在讲述这些课程时,我的老师总会讲到一章,大体叫“环境分析”,讲的是诸如政治环境、技术环境之流,这个内容大概要花30分钟至一堂课的时间,我丝毫不怀疑干上述任何一门课的事都要做环境分析,但现实却是,我重复听了十几遍,XX环境的定义、XX环境的分类、XX环境的重要性,而当我想具体了解这个XX环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时,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校一门专业课会上18堂。我4年听过的“环境分析”绝对超过18遍,那么为什么不开一门专讲“环境分析”的课呢?用18堂课来深入讨论如何做环境分析,是否比讲18次“环境分析概论”有价值的多?而原来的专业课,是否就可以多出几十分钟的时间,去讲这个课程该讲的东西呢?

这里已经涉及到了数据库建设问题,在搭建一个数据库时,我们到底要存些什么数据?存多了占空间,存少了当然不行。

我们先看一个个人信息表的例子,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应该有什么?姓名、生日、年龄、星座,假设需要这4个数据,那么我们的数据库是否需要把这些数据都存起来呢?其实不用,因为年龄和星座都是可以根据生日推理出来的东西,所以这里我们只用存上姓名和生日便足够了,这样每条记录就可以省下一半的空间。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信息和信息不是平等的,一些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则可以由其他信息推导得到,因此是不必要存储的。

这样的设计是否可以应用到人脑上呢?毕竟人脑也是有推理能力的,我们大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们真的需要学那么多的知识吗?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我用我的一门课程《国际市场营销》举例:它讲述的是在国际环境下,如何做市场营销,其核心思想就是“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是不一样的,我们在A地成功的营销方案,放到B地就不灵啦”。这样的课程有必要学吗?

我可以坦言,学完这个课程,我依然无法胜任所谓的国际市场营销事务,原因在于我虽然清楚“你与我是不一样的”指导原则,但对于“你”到底是怎样,依旧一无所知。

相反,我若是清清楚楚的了解你与我的不同之处,你的喜好,你的禁忌难道我还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吗?哪怕我没有学过所谓《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甚至是我的专业“市场营销”。

我想我可以安全的做出结论了,知识与知识同样是不平等的,一些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推理,它可以生长出新的知识,我称之为“底层知识”;

而那些被底层知识创造出来的知识——我称之为“表层知识”——是可有可无的。且若是缺乏底层知识作为根基,表层知识不过无根之木,虚有其表。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层级关系,“表层知识”由“底层知识”推导而来;用《失控》的观点“表层知识”是由“底层知识”涌现而来的,这就是说学习“表层知识”必须以“底层知识”作为根基,不可越过“底层知识”直接学习“表层知识”,那样是学不精的,但是精通“底层知识”后,“表层知识”其实是可以无师自通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领域的顶尖高手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原因之一。

现代大学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抹平了“底层知识”和“表层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将所有知识视为平等且独立的知识。

因其平等,学习的顺序便无关紧要,因此可以跳过底层知识直接学习表层知识。所以一个对国际关系、各国历史文化毫无了解的学生也可以直接学习《国际市场营销》这种课程,其效果可想而知。

因其独立,学科之间便无联系,因此原本的前置的学科也被纳入到了本学科的内容之中以保证其完整性、严谨性,所以便出现了每门课都讲一次“环境分析概论”的赘述境况。

如果把世上的知识比作一个数据库,这么当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是错的,其导致的后果是关于知识的论述大量重复冗余,在这样的知识体系下,大学的课堂教育是浅薄的,因为教师基于课程的完整性,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来重复赘述皮毛知识,侵占了深入学习的时间。

“底层知识”与“表层知识”是道与术的关系。追逐术者,难免感慨吾生而有涯,而知无涯;追逐道者,则可以不变应万变,现代教育着实本末倒置了。

理想的课程组织方式应该模仿关系型数据库的形式。在大学教育中,需要解构当前的大学课程,将不可再分的基本知识单独作为课程讲述。取消大部分交叉课程。

如果你尝试去解构大学的课程,你会发现,各个学科的“底层知识”大体是相同的,无非哲学、数学、历史.....这便是为什么美国最优质的大学通常都采用所谓博雅教育的原因,至于博雅教育是什么或许我可以再写一篇文章了,这里就先搁下。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底层知识”的原则是没有错的,而专业教育同样是没有错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应该取消大部分交叉课程而不是全部取消的原因,这里需要做的是把握大学课程中“底层知识”和“表层知识”的比重,应该大大加大“底层知识”的课程数量,并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根据“底层知识”可以轻易推出的“表层知识”,如前文所述的《国际市场营销》是没有必要开设的,关于“表层知识”的课程,其核心应该是向学生示范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底层知识”运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解决专业问题,而非介绍概念。

相关文章

  • 这次我们不谈体制 | 关于中国高校教育的反思

    我的专业是marketing。我的专业课有: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研、品牌管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文化...

  • 2019-10-24

    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既是分段式教育体制又是终生教育教育体制。所为分段式教育体制是指我们的学教育体制分为学前教育、小学...

  •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之怪象谈(一):课堂语言的错乱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之怪象谈(一):课堂语言的错乱 当今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有几个现象值得我们搞教育的教育人士关注,同时这...

  • 我们要的是教育还是孩子?

    最近看了《驴得水》这部影片,对教育这个事多少有点想唠叨唠叨,不过在这里我不谈权利不谈体制,只说家长、学校与孩子的...

  • 取真经补短板,再谋划求发展

    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听了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体制改革处王猛处长作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

  • 中国的教育,到底是体制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这次我想谈谈中国的教育,就目前而言,越来越多各行各业人士对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抨击。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存在致命的问题...

  • 关于这次辞工的反思

    经济下行,辞工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还是不得不下了辞工的决心。已经口头告诉了领导,坚持完年前...

  • 关于这次活动的反思

    作为部门领导和对方公司相熟,这是私人关系。但业务上必须请示大领导,擅自做主,就是越权。 你只是个部门领导,不是高层...

  • 浅谈《天才枪手》一二

    《天才枪手》,我们不谈事件的真实背景,不谈影片的票房业绩,仅浅谈关于教育成长一二事。 一、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的自信度...

  • 区块链 这次我们不谈技术

    本次阅读书籍:《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 全书总页数:250 全书阅读时长:4小时14分钟 温馨提示: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次我们不谈体制 | 关于中国高校教育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pj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