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来越庞大的“城市寄养儿童”群体
在热播剧《小欢喜》中,季扬扬的妈妈刘静有知识有文化,性格温柔又善解人意,对孩子耐心和气,剧中乔英子形容她“从容平静,宽容开明”,可谓是好妈妈的典范。可是,这样的一个完美妈妈,却有一个叛逆冷漠的儿子季扬扬。
主要原因是,儿子小的时候刘静夫妇双双离开儿子去外地发展事业,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季扬扬先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去世后由外公外婆和舅舅接手照顾,18岁又回到父母身边,辗转于不同的家庭间。因此和父母之间存在很大的隔阂,在性格上也有点叛逆。
其实在我们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年轻人在外地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这被称之为留守儿童。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要么任性妄为,会误入歧途;要么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人格上留下缺陷。
在我们身边,城市中有一群新的寄养儿童群体,比起留守儿童,他们在外部物质条件方面可能更为优越,但是这些孩子在精神领域同样是空虚和匮乏的。季扬扬就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城市寄养儿童”。
季杨杨出场时就是开着豪车进学校,和同学打架,一脸的桀骜不驯;学校举行得的高考宣誓大会,所有家长都在和学生许愿放飞气球,季杨杨却丢下父母独自去舅舅的赛车场,回到家后又是冲着父亲大吵了一架。
“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最早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显露出来,而“城市寄养儿童”问题尚未大批暴露,所以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网上一项调查显示:七成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上海教科院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七成父母不愿自己带孩子。未来“城市寄养儿童”可能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小觑。
二、寄养儿童的危害
(一)父母责任的缺失导致儿童情感缺失
亲情的相对缺失会导致孩子“爱人”的能力相对不足,使他们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对父母的情感。
尤其对一些三岁之前就经历了亲子中断的孩子,由于跟父母情感纽带的断裂,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很难与父母之间建立起流动的爱。
季洋洋与父母之间的裂痕其实早已埋下,他曾说:我的家长是舅舅、姥姥还有姥爷。对于季洋洋来说,父母对于他就是陌生人,他无法感受到父母所给予的亲情的温暖。
对孩子来说,跟父母相互陪伴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家庭观念的机会,因为大部分的寄养儿童并不具备这种经历,导致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疏远,长大后也很难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二)情感空巢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父母不在身边,许多孩子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感到失落和孤独,因为没有信任和倾诉的对象,变得自我压抑和封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负面情绪如果不通过正常的渠道发泄出来,它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只能被压抑到潜意识当中,形成负面的能量。压抑的时间越长,负面能量的力量越大,一旦超过心理的承受范围,就会在内心形成不合理的信念,同时以变形的方式爆发出来。
几年前发生的一个13岁留守少年杀母事件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的案例。
因父母缺失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是极端个例,但是因从小和父母分离而留下心理阴影,并且影响日后家庭幸福和谐的比比皆是。
在一次家庭教育培训课上,一位妈妈在被分析出“讨好型”的人格特质后,潸然泪下,她说:我在家里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活,还要看他们爷俩的脸色,饭不好吃了马上重做,什么东西都要送到他们的手边,就连出门忘东西了都要我回去取,就这样他们还不满足。
在继续了解她的情况后才知道,她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大家庭人多,她一直都有寄人篱下的自觉,早早就开始干家务活,看别人的脸色说话做事,及至自己成了家,这个习惯依然没有改变,甚至连儿子都习以为常。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她会一直都被自卑包围着。
(三)老人的溺爱造成孩子价值观的偏差
大多数的寄养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抚养,而隔代老人往往十分溺爱孩子,尽可能地满足其各方面的生活要求,事事依着孩子,长此以往造成孩子放任自流,生活缺乏监督。
而很多父母出于内疚心理,习惯用金钱弥补不能在孩子身边陪伴的遗憾,使得寄养儿童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养成了比吃、比穿、比装备的习惯,加上有些老人又习惯用金钱和孩子做交易,更加助长了孩子价值观的偏差。
上文中那个13岁杀母的少年从小偷小摸,到偷手机店的手机、偷姐姐的彩礼钱,每一次都有爷爷奶奶庇护他,并出钱帮他解困。最后一次,正是因为他跟母亲索要400元购买游戏币未果,悲剧发生。
有数据统计,70%的少年犯是留守儿童。悲剧的发生引起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反思,但是寄养儿童的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出现问题后,才想起自己的责任,这个代价太大了。
三、养而不教是渎职
“城市寄养儿童”的父母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骨子里不认为和孩子相处是件重要的事。说到底,还是认知不到位惹的祸。对于这件事,我们需要认识到几点:
(一)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环境
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他们还是渴望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
有条件的父母,尽量考虑将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没有条件的父母,也要尽可能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尽量做到力所能及的陪伴,其他人都不能替代父母对儿童而言的真正的家庭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健美的孩子,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在那里母亲和父亲相亲相爱,同时热爱和尊重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的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话,对影响人们心里的事物能敏锐感受。
(二)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精神分析里有句名言: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
很多父母通过偶尔的电话和孩子联系,而每次通电话也并非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关心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样,孩子会认为父母只是关心成绩而不关心自己,进而产生内心孤独、自卑、不合群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他们养成健康快乐的个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所以,父母应该跟孩子保持紧密的联系,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状态和内心的感受,让孩子能清楚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不要让寄养儿童成为内心孤独的孩子。
(三)引导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物质的提供者
如果父母因为未能陪伴孩子的成长,而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一切的欲望和需求,长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连带关系会变成孩子成为需求的主导,而父母仅仅是满足的主体,这种关系并不是合理的、健康的家庭关系。
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心理和生活的问题,父母没有直接参与,就会导致在孩子心中,父母不再是他们的支持者,从而对父母的存在感和依赖感逐步降低。
生活中,有些父母仅仅是因为不愿被孩子束缚了自由,就把孩子留给老人抚养,而且有些家庭是分工协作,爷爷奶奶带一段时间,姥姥姥爷再带一段时间,这种不断更换抚养人的方式,会给孩子的安全感建构带去更大的伤害。
养儿不教是渎职,我们在孩子身上偷的懒,犯的错,缺失的教育,最终都会加倍的报复给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