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708955/7fe584de7c9fdd40.jpg)
不知道如今还能有多少人可以记得《人生》,不知道还有谁可以想起刘巧珍和高加林。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包场看电影《人生》,然后分组讨论,写观后感,当时感受颇多,如今大多已经忘记。
除了刘巧珍的“我让你过礼拜天”之外,就只剩下高加林的父亲的一句台词,“人活低了,就得按低的来呢”,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说实话,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中国农民朴素而乐观的生活态度。
只是即同情刘巧珍的深情旁落,又感觉高加林抛弃刘巧珍是有志青年为了追求远大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勇敢行为”,虽然,心里有些别扭,但是并没有认为有什么错误之处。
毕竟,城市里的“灯红酒绿”确实跟“面朝黄土背朝天”和“老母猪生了几个崽儿”扯不到一起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7708955/3c42d06acfbce5eb.jpg)
想起孔夫子赞扬颜回的一句话,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
如果“贤人”的生活都只能在苦中作乐,那么,他“贤”在何处呢?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又怎能指导和帮助别人!
我们无法还原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的生活,估计这位“圣人”的境况也好不了哪去。
饭蔬食,饮冷水,枕臂而眠。
如果没有子贡的慷慨解囊,恐怕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
所以,“名利富贵,于我如浮云耳”,也就具备“吃不到葡萄”的自嘲意味了。
今天不是礼拜天,但是,在“活低的”状况中,依然可以自得其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