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自己生活的关键在于:如果不能改变父母,那么就自己做出改变。你的幸福没必要仰仗父母。即使他们一成不变,你一样可以战胜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并摆脱他们对你成年后生活的控制。”
“原谅”,可能是这些在有毒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成年后最容易想到的办法。距离的拉远让伤害不再如影随形,原谅可以在不触及父母的情况下,默默地把自己从情绪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社会地位的提升,长大的孩子似乎更加有义务去照顾渐渐老去的父母,去迁就父母的感情。“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是不是经常听到的和安慰自己一句话呢?过去的经历已无足轻重,曾经的伤害都应该抛之脑后,但是人可以像机器一样控制记忆和情绪的开关吗?
苏珊在大量心理指导过程中发现,很多人选择原谅后,生活状态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心理问题也依然存在。甚至有些人觉得心里更加不舒服,他们会说“可能我还不够宽容”“我心里并没有真的原谅”“难道我连原谅这件事都做不好吗”……
长大的孩子是可以把伤痛藏起来,但是心底深处那个一直等待抚慰的小孩呢?那个可能在某个不经意间击中你灵魂,让你意识到他一直存在的小孩呢?很多时候,原谅是忘记那些不好的回忆,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为了快速的愈合,我们略过了刮骨疗毒的过程,伤口只是暂时的复原,毒素依然在我们体内存在着,侵蚀着。
真正让自己释怀的办法,是面对并拥抱内心的小孩,帮助他走出伤痛,带着他一起长大。既然排毒的过程必不可免,那就跟着心理学家做一场心灵的禅修吧!
01 正视伤害,感受你所感受的
也许往事已经尘封,你不希望自己再去翻开那些不好的记忆,你甚至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过那些不好的感受。但是对付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去面对,而非逃避,我们不应该弱化和抹杀曾遭受的伤害,而是应该正视伤害的发生。
再一次回望自己经历的时候,你会愤怒,愤怒于父母的不负责任、肆意妄为,你会悲伤,悲伤于自己未曾得到过尊重、爱、良好的亲情。
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不要试图压抑,让情绪慢慢的流淌,去感受你当下的感受,感受的过程即是解脱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强大的过程,这些消极的情绪可以疗愈你。
当痛苦开始时,痊愈的过程也开始了。
就像失恋,有人说对付失恋的办法是迅速进入下一段感情,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借用新鲜感,把你的伤痛掩埋起来,下一段恋情多半还是会无疾而终。
失恋会让人成长,成长发生在你回望逝去的感情里,那个不成熟的自己,发生在感受悲伤的过程中,发生在你终于走出伤痛,以崭新的状态去面对生活,去迎接下一个可能。
发泄自己的愤怒,释放自己的悲伤,哀悼我们从未得到良好的亲情,在收拾好这些情绪之后,我们再来谈“原谅”。
02 与父母沟通,寻求感情和人生的出口
在该有的负面情绪得以抒发,心情重归平静后,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强大了。复原的最后一步就是与父母沟通(书中用的字眼是“对峙”)。
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把你痛苦的过去和艰难的现在告诉父母,这将是你做过的最令你恐惧,同时也最能赋予你力量的事情。
沟通不是为了报复、惩罚,而是直面问题,并且为自己和父母以后的关系定位。
塔拉在主教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家庭,她愤怒于父亲的偏执和母亲的软弱,她从来没有得到过尊重,也从没感受过温情。塔拉选择了与父母当面对峙,她回到家,跟父母亲讲述曾经受到过的暴力和伤害,她希望能看到父母亲的一点转变和内疚。然而父亲一如既往的强势,母亲自始至终的懦弱。他们反而把她当做了一个破坏者,一个扰乱家庭和谐、破坏亲情的坏孩子。最终,她远离了父母,释放了自己,开始独立的新生活。
父母通常对于子女突如其来的对峙会无所适从,他们可能不知道曾经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孩子在忍受着如此大的伤害,而且这份伤害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
很多父母会像塔拉的父母一样,对孩子所说的事实置若罔闻,反而觉得孩子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和平衡。如果无法改变父母,那就改变自己,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父母的期待和认同上。但也有一些父母认识到了曾经对孩子的伤害,开始弥补和修复他们之间的关系。
03 走出伤痛,迎接新的自己
疗伤的过程会很艰难和疲惫,你会经历很多负面情绪的侵扰,焦虑、恐惧、内疚、困惑、愤怒、悲伤...这些情绪的魔鬼会不断地反复控制着你,然而,在经历了这一切以后,你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将无力感转化为掌控感,获得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自信。
如果你不幸出生于一个有毒的家庭,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寄托,帮助你释放荼毒已久的心魔,抚慰你,疗愈你,可能不会获得新生,但可以让你丢掉一些负担,轻松一点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我们应该掌握的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如何为人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我们凭感觉和本能去尝试。
这本书也可以给已为人父母的我们一份参照,成年人的世界有诸多不易,我们也可能受到过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收起这些曾经的伤痛,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以温柔、慈爱、包容、尊重去面对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
“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发出去的一些信,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如果这篇文字能让你片刻逃离忙碌的生活和琐碎的日常,那我就满足了。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夕屿陪你一起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