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这一动词的对象很宽泛,我们可以对身边的信息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当碎片化的信息向你扑面而来,我们本能的反应是多多益善,天真地以为我们多涉猎就有多沉淀,殊不知没有思考,一切为零。
这里,我以“案例”为例,谈谈应该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以下为个人理解,如有不赞同的地方,欢迎指出讨论)。
此处“案例”是指商业案例,它建立于模拟的真实情境。它不同于教科书,教科书是高度概括化,结构化的,条理非常清晰。但现实中,商业情境往往并不合逻辑,甚至有些混乱,因为你收集掌握的信息是还没有经过加工的。所以案例需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有意义的商业事件
2.有足够多的信息据以得出结论
3.没有确定的结论
大概理解了案例是什么之后,我们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是准备工作,即通过案例阅读get你想获得的信息。
通常,我们习惯被动阅读,简单地划出自认为重要的信息,草草而过,到头来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倒回去读,很浪费时间又低效。这本书建议尝试“主动阅读”:边阅读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边读边找寻答案,并建立答案间以及答案与案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你得到的信息更有针对性。
依循主动阅读的思想,案例分析可按以下四步走。
1.识别情境:案例情境一般有问题,决策,评估这几种,可通过阅读案例的开头与结尾,界定在手的案例的情境具体属于哪一种。
2.扫视案例中的标题,对案例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大体了解,并选择对你的分析有利的部分(你可以选择全篇阅读,当然也可以有选择性地,毕竟有时候有些部分的设置仅仅为了分散你的注意力,拖延时间),记录下来。
3.带着问题精读:
若是问题类案例,你应该寻找主体,确定它失败,成功抑或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接着确定 若主体想有所行动应该知道些什么。
若是决策类案例,你可以很快看到案例提供的决策选项有哪些,那么你应该找到决策标准,以及选项符合(或不符合)标准的证据是什么。
若是评估类案例,同样的,标准的寻找必不可少,同时你也要有正反评价的意识。
一系列的苦逼分析完成后就可以松口气了吗,别着急,真正考验技术的阶段才刚刚开始。
重头戏“撰写案例报告”闪亮登场(疲惫脸),具体如何撰写按情境的不同分别细细道来。
1.问题类:问题界定→找出少数几个主要原因→证明你找到的原因是对的→行动计划(举措的目标→这么做为什么可以达标的原因)
2.决策类:有两种模式
“申——论”式:选择的决策→决策选项→决策标准→对建议的选项的论据→对其他选项的批评→行动计划(可分为行动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风险及其处理
“论——申”式:将“申——论”式中的 选择的决策 移动至 行动计划 之前
3.评估类:评估标准→评估证据→限定条件→立场陈述(声明支持or反对)→行动计划(也可分为行动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了)→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