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空灵洒脱、文采优美,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与华人的思想、语言,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庄子很好地阐述与发扬了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系。道家尊称《庄子》学说为《南华经》,与《道德经》、《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分《内篇》、《外篇》及《杂篇》。据学者考据,认为《内篇》为庄子真正所写。内篇七篇,是庄子思想的精髓。
在追寻庄子的逍遥身影中,继以简述。
一、逍遥游
北极大海有一种鱼,名为鲲,体积大至几千里,变化为鸟,名为鹏,当奋起而飞,双翅似天边之云,飞徙南极,翅膀拍击海面,激起三千里波涛,急骤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文章伊始,这段开头思绪很喜欢。和寒蝉小雀"抢榆枋,时而不至,而控于地"对比,大境界与小境界生动拓出。
1.具见
这篇逍遥游讲人生的见地、思想、眼光及见解。每个人的气度、智慧、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若成大功大业,就需培养自己的器度、气魄,如天似海,培养自己的学问、能力,似海一样深广渊博。
人生要具高远的见地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勿被物质世界、现实环境所困扰。若不被人生环境所困惑,则生命可超越、升华,处至自在、逍遥之境界。
2.物化 转化生命
道家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生命,一切万物都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变化。整个天地宇宙,是时空形成变化的一个大融炉,人未有"具见"之前,是被融化重化为万物。如有了"具见",可把有限的生命变为无限的生命,也就是佛家所言脱离六道轮回。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这些终会被物化,不能自主。道家认为人可以修炼至于天地同休,日月同寿。道家《神仙传》中亦有此记载,虽为传说,却终有来路。
或许真有超凡远见的人类可以解脱宇宙物理世界的束缚,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真正自在与自由。相信有,只是世间所见此例凤毛麟角。
3.大鹏展翅于高空之美
好似人逍遥于天地之间,与道合一,突破时空、物质的限制,看到生命的美,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欣赏与感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当是何等美妙。
每个人都有向上转化、提升的可能,即从身到心、到灵,一层一层上升,到最后,需要的东西越少,生命就越自由,到最后不需要任何条件,活着,就已感到很快乐,这就是逍遥的一种境界。无待、无所求,处处皆逍遥。
4.藐菇射山仙人
楚狂人接舆所言藐菇射山仙人,肤若冰雪,淖约处子,餐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火劫、水劫、天动地摇皆不能伤之,如此高的生命境界,完全解脱了物理世界的束缚,达到超凡脱俗的神仙境地。
5.乘天地正气
智慧与学问确定人生观,当有独立超然的人格,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就可"若夫乘天地之正气,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二、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喜欢庄周梦蝶浪漫的典故与哲思,读原文更觉美妙。这一段文字就可拓出齐物论的题章,万事万物的交变与合一。
有诗云: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华夏哲学皆在千古流传的诗词歌赋中,且浅显浪漫,比读西方哲学要唯美。
齐物论篇章小点:
1.地球与人、与万物合一共存
道家认为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有活力,有呼吸,这一呼吸就是地籁。而江河海洋是地球的血液、肠胃,地球与人身一样,整个气血是相通的,万物都依附它生长,因此要好好爱护地球这一共同家园,不能随意开采、破坏。
地球与人类同呼吸、共生存。用齐物论的观点,可想像它和我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想殚精竭虑,耗费不必要的体力,和我们一样需要安宁平和的状态。
2.地籁、人籁,以地籁风声喻人态
地籁风声与人间世态的相比相通,是万物一体,齐物论的生动描述,一目了然。"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 若吹箫笛,心灵需清净空灵,方能发出优美乐声,人生亦如此,保有平和之气,才是智慧人生。
3.通达
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就得随时间与环境,如快马奔驰般驰向终站,终身受役而迷昧不见归宿,或悲其生命的衰竭不定。唯有通晓事物的更替,在内心世界里寻找自在逍遥的智慧,才可摆脱观念的束缚,通达无碍。
4.顺应事物的本然,用事物的本然观察和认识"道"。
通过辩证法去看待一切事物。通达的人知晓事物相通而浑一的道理,不会对任何事物固执己见。无用寄于有用中,旧事物分解亦即新事物形成,没有绝对的是非亏缺。通达的人把是与非混同一起,优游自得生活在自然又均衡的境界中。
5.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形而上且浪漫的哲思,天地万物皆与我在"大道"的运转中,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变更、不分不离。
这好似与科学研究,人与万物皆由若干分子组成不谋而合。而人与万物的营养供给皆来自大自然,水土雨露均是万物的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合一。
6.道法自然
天地四方宇宙之外的事,圣人总是存而不论,宇宙之内的事,圣人虽细加研究,却不随意评说。所谓真理从不曾有过界线,言论也不曾有过定准。
如大自然生成的府库,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不会枯竭一样,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称扬的,最睿智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迦叶一笑);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自自然然做到);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潜藏不露,道法自然。
备注: 此篇写于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