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我上完《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后,感觉很压抑,老师教我们如何跟患者打交道,讲了很多真人真事。医患关系的紧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除非不打算干这一行。
我曾听到一个哭笑不得的对话,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让你去当医生。”这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医生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不否认那些关于医生的负面报道,不负责任和自私的也大有人在。但更多的是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如是而已。无论如何,请不要忘了,医生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
2
当时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跟着张老师,他的级别是副主任医师。张老师气场很大,不苟言笑就是对他的第一印象。
张老师在科室里算是资质老的,所以找他看病的人比较多。有时候一天能做五六台手术,我自然也是跟着。
在手术台上,我做的就是拉勾和剪线的活。当一台手术做了六个多小时,我拿着器械的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便有些松懈下来。老师就会严厉的说:“拉紧了。”
跟着这样的老师,压力绝对是有的。无论急诊科送来什么病人,他总能淡然处之,自然不是我这种一惊一乍的小姑娘比得了的。
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老师那张扑克脸有一天也会破功。这些都是后来老师们在一起闲聊,我才听到的故事。
张老师的爱人怀了二胎,由于情况不好需要剖腹产。当时也是在本院,妇产科医生要求家属签字,老师那个紧张的,竟然不敢签。
妇产科医生就说了几句话:“老张,你平时每天做多少台手术?”“每天四五台吧。”“出事了吗?”“没有。”“那你怕什么……”然后他就签字了,母子平安这是后话。
一个行医十几年的外科医生,家人要做手术,签这个手术同意书也照样紧张,即使他知道所有的手术步骤。因为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只是一个普通人。
3
再说第二个故事,主角是杨主任。我的带教老师有事请假,所以那几天就跟着杨主任。杨主任属于慈眉善目的那类,亲和力十足。
在重症监护室里,一般都是闲人勿进。医务人员都要戴着口罩帽子,安静代表病人情况暂时可控。24小时的监护,每天都在跟死神搏斗。
曾经自己被患者家属拉住询问相关病情,不假思索的随口一说,结果差点由于自己的只言片语给杨主任带来麻烦。
主任最后只是告诫我说:“以后私下不可跟患者家属讲病情,每一种疾病的发展都是不可控的,从来没有百分百的肯定,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要记住。”
三思而行的前提是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杨主任说的每一句关于病情的话,背后都是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跟主任一起值夜班的那几天,无论晚上几点睡,她第二天照样五点起床坐在办公室看专业书,俨然是习惯。
你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干了几十年,还跟初学者一样孜孜不倦的学习吗?我自愧不如。
十年磨一剑,而医学关乎人命,丝毫不能松懈。有人总说医生冷漠,可冷漠的背后是多年的付出,需要日复一日的学习。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距离死神最近的人。看惯了生死,所以更加慎思笃行。
4
还有一位在内科的陆老师,印象比较深刻。研究生毕业,在这个行业已经干了两年,职称是住院医师。
性格外向,一点都没有为人师表的样子,没事的时候喜欢跟我开玩笑。他调侃自己,花十年的功夫变成了一个只会看书的呆子。
他跟我说起第一次值夜班的情况,把他吓个半死。来了一个昏迷的病人,情况紧急。当时也许过于紧张,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下医嘱。
后来,还是有经验的护士在旁边提醒,他才回过神来。趁家属不在的时候,赶紧打电话跟主任求救。那一晚,他就守在病人床头,守了一夜。
第二天,患者家属还十分感谢陆老师,陆老师只得心虚的笑笑。按陆老师的话说,很多病跟书上是不太一样的,还得好好干。
离开科室那天,陆老师还故作深沉的对我说:“年轻人,好好学。千万不要像陆老师这样。”
5
无论是干外科的张老师,还是学霸杨主任,或者刚上班的陆老师。他们不仅仅是医生,还是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会紧张,他们会迷茫,他们也会不安。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最起码得花十年的时间去苦读专业知识,才有那个信心去行医。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手上握着的是什么。他们也许话不多,也许看起来很冷漠,实际上很多东西都已铭记在心,这就是医者仁心。
所以,请不要忘了,医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当双方相互理解的时候,那些刻意学习的沟通技巧就微不足道了。
无良医生有,但人之初,性本善。更多的还是这些年复一年坚守在岗位的普通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他们不会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