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60/5ddfc37cebc3f403.jpg)
到目前为止,我们网上亲子作文班,围绕着围绕着家庭,围绕着亲情,围绕着感恩,已经写了十几篇文章。其中包括三封书信——孩子给爸爸妈妈的、爸爸或妈妈给孩子的。我感觉,书信交流这种方式,真的可以使亲情更美好。
正像宋祺辰同学说的那样,通过这几次书信的交流,许多孩子成长了不少。家长和孩子情真意切的沟通,让孩子明白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
有的孩子通过写信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的地改,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优秀之处,可爱、可敬之处,在此基础上表达出由衷地感恩和赞美之情。
有的孩子,通过写信充满智慧地指出爸爸、妈妈,尤其是一些爸爸身上存在的不自知、却又很严重的缺点,从而让爸爸、妈妈深刻地反思自己,从而"改过自新"。
有的孩子,在信中诉说了自己的成长的愿望,希望爸爸妈妈不要过多的干涉自己的生活,许多自己可以做好的事务爸爸妈妈不要"越俎代庖"。
也许有的家长,从孩子这些信中读出了自尊,读出了自信,读出了自豪——读出了孩子对自己的肯定,读出了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也许有的家长,从孩子的信中读出了孩子的不满,甚至是否定,读出了尴尬——读出了自己从前做的不够好的种种,读出了自我反思和觉醒。
也许有的家长读出了震惊:此前在"我"心目中那么弱小,那么简单的小人儿,头脑中怎么装了那么多的事儿?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她)变得那么有思想?真是不交流不知道,一交流吓一跳。
读孩子们的书信,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想对家长朋友们,尤其是某些爸爸们说,不要再借口工作,借口应酬,而错过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陪伴时期——爸爸的陪伴作用是妈妈所无法代替的。你赚再多的钱,你拥有再强大的社会关系,如果不能让你的孩子感到幸福,那又有什么用呢?用老百姓的话说,那不是不分里外拐,本末倒置吗?
还有,我们不能再一味地把的孩子当小孩子了。要把他当成大人,当成朋友,随时倾听他的心声。生活当中有什么需要决策的时候,也参考一下他们的意见。这样更能帮孩子建立起责任感。
在这里,路老师由衷的希望:我们这种亲子之间的书信交流能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说出来的话难免感性,冲动;而写出来的文字,经过了思维过滤,往往会更理智,更容易让别人接受,更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看一看翻译家傅雷的《傅雷家书》、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及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体会一下书信这种方式,对子女教育的意义,然后争取养成书信交流的好习惯,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所有的值得记住的时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60/a651f5de70bb6e2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