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一节课,关于孩子的精细动作练习:用筷子(当然不是辅助筷子)夹东西。
看着小宝拿着两根筷子,手握在最上面,用下面去夹东西,但是因为手部的力量用在上端,筷子的顶端靠拢,而下端就分开了,怎么也夹不住。他有些着急了,尝试着用两只手,另外一只手握着下端,夹住了玉米粒(做手工的材料)。但是握住筷子下端的手一松劲儿,夹住的东西会立刻跟着掉下来。他终于还是着急了。
育儿中的明白与糊涂
曾经我以为他辅助筷子用的那么熟练,有一天放下辅助筷子,会理所当然的用同样的姿势握住普通的筷子,但是事实上,却完全是另外一种状况。
孩子用辅助筷子,就像是一直有一双无形的手包裹着他的手,规范着他,而他压根没有自己的意识。
他有意识抓起筷子就把几个手指熟练的套进筷子的圈里,但是没有了圈,筷子于他,是全新而陌生的。即使再熟悉,也没法熟练的使用。终于,曾经的担心还是出现了。
还记得我曾经一直抵触用学步车辅助孩子学习走路:走路是到了一定年龄阶段,随着孩子腿部发育和腿部力量提升,自然而然产生的生理需要。没必要提前借着学步车以“揠苗助长”的方式让孩子站起来,更没有必要在孩子能够尝试着走路的时候,让学步车像一个障碍一样为了“保护”而阻止必要的摔倒。
因为摔倒也是一种练习,孩子需要在无障碍的环境中、在左右摇摆不定和摔倒之后找寻平衡的感觉,让腿感知身体的晃动,寻找到支撑身体站立的着力点。
我也抵触小宝用儿童的便盆:我最初的想法认为,孩子去厕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只不过他还没有学会去厕所,那是因为他穿尿裤的原因,以为便便和尿尿都是可以随时排泄的。
事实上,在孩子没有意识感知和控制自己的排泄之前,确实如此。但是当孩子有了排泄的意识,能够感知到自己的这种感觉,家长就没有必要非给孩子另外设立一个地方。
家庭中的环境是所有的人排泄都会去厕所,这对孩子就是一种影响,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必要的辅助,我的做法是买了一个儿童马桶架,架在普通马桶的上面,让孩子也正常的使用马桶。到现在为止,小宝的个头长高了,尿尿时已经能够不用马桶架了。
不管是学步车,还是各种外形好看的便盆,看起来都是训练和引导孩子的工具,暂时减轻了大人的麻烦。
但是明明是一步到位的事情,为什么父母非要孩子走弯路绕远道呢。
离开了学步车,孩子还是会摔倒,走路还是要从0练习,大人用学步车的目的只不过是自私的想要减轻自己的辛苦同时避免孩子摔倒;离开了小桶或者辅助的便盆,还是孩子不会去厕所,到了幼儿园还是会拉裤子尿裤子。
我现在忽然想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让小宝用辅助筷子了?很多事情看得明白,为什么这件事情没看透。
社会在进步,各种便利的东西层出不穷,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在无时无刻的享受着这种便利,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便利有些时候让我们退化了,让我们付出重复的努力才能到达原本的目标,让我们失去了练习的机会、感知的能力,让我们在各种便利中误以为自己更能耐,事实上,不是我们,是我们购买的东西。
各种便利的东西,让我们省劲省事的同时,也让我们退化了。就拿小宝用筷子这件事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让他接触普通的筷子,相信现在的他一样能用的很好。就像学走路和上厕所一样。
而我的错误在于,没有把他当成和我一样的独立个体,始终认为他是弱小的,认为他不可能会用大人的筷子,是基于我自己的认识和判断给他买了辅助筷子,剥夺了他接触普通筷子的机会。甚至在他曾经尝试着用普通筷子的时候,我担心他扎到,果断抢走,给他辅助筷子,剥夺了他尝试和学习的机会。到现在,他离开辅助筷子,不会用筷子,完全是我的问题。
我开始静静的回想小宝到目前为止,我提供给他的便利:带辅助轮的自行车、辅助筷子、吸管水壶。我庆幸我没有用过学步车、安抚奶嘴、背带、外出牵引的书包等等便利。尽管有限,但还是看到了其中的弊端。所以,有一些建议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第一,关于生活中的必要行为,尽可能拒绝提供便利。
生活中的必要行为,无非是吃喝拉撒睡行。这种事情是人本能的需求,没必要也不需要提供便利,过多的便利只会让孩子比同龄的孩子“低能”。有一句话这样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用在这里不太恰当,但是说明问题是一样的。为什么早当家?是因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自己经历,自己摸索和学习,既没有教,也没有便利和辅助。孩子的行为也一样。
我们会发现,很多条件不好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例如周围的小商小贩,孩子很小就能够独立玩耍、吃饭等等。他们虽然条件不如我们,但他们的孩子精神比我们的孩子富裕。因为他们是自由的,没有各种家长的各种担心和限制,他们的父母无奈之下的不管,反倒给了他们成长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自由和尝试。
因为缺少陪伴,他们学会了独立玩耍;因为缺少辅助和便利,他们学会了和大人用一样的工具;因为缺少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有更多的尝试和练习;因为缺少凡事提供帮助,他们学会了自己想办法;因为缺少及时的回应,他们学会了等待和自己解决问题……
我不是让所有的父母都不管不顾孩子,只是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去掉便利。便利是商家的宣传口号,便利的结果是孩子的不能自理。不是处处都准备好了便利,幼儿园就是第一道坎,所有的便利只会让孩子再经历一次陌生,再经历一次从0开始的学习,而且学习的同时要对抗自己在家庭中各种便利之下形成的行为习惯,而这种习惯都会成为孩子的障碍,让孩子的幼儿园的初期经历各种挫折和反抗。
第二,便利是生活的调剂,而不是常态。
除去上述的基本行为,总观孩子的周围:讲故事有故事机、听音乐有音箱、出门玩有遛娃神器、就连吹泡泡也有泡泡机……父母这一代成长中乐趣,完全被便利取代了。我们小时候会一群孩子凑在一起听大人讲故事,会一起唱歌跳去,会成群结队的追赶奔跑,就自己做泡泡水然后用笔管吹……
人是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的。所有的便利都是把五种感觉人为的割裂。孩子是需要在尝试和运动中成长的,所有现成的便利都是在剥夺孩子的认知和学习经历。没有经历,哪来的经验,没有经验,哪来的成长,没有成长,哪来的智慧,没有智慧,哪来的生活,没有生活,又哪来的人生。
故事是要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的,音乐是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听的,外出是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嬉戏奔跑的……离开了父母的陪伴,熟悉的味道和温度,剩下冰冷的便利和陌生的声音,只要想一想,都会觉得落寞和心疼。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永远都是,便利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但是不可能成为替代,更不能成为父母因为自己的私欲事后补偿孩子的“奖励”。
尝试着剔除出一些家庭的便利。之前有一篇网络文章提到一个家庭离开空调十年,家庭发生了很好的变化;还有过一篇文章提过家庭没有电视带来的变化等等。包括现在很文艺也很让人羡慕的各种乡村艺术生活,其实都是剔除便利之后回归生活的本然。
之前看过刘继荣的一本书,书里也提到因为家庭主妇的原因,总是跟朋友电话抱怨,后来被孩子一语点破,改变了方式,将精力用于和孩子玩耍,终是找到了生活的平静和平和。
普通父母也如此,网络上和周围,总有些父母觉得和孩子不亲,仔细思量一下,便利的成分占了多少?如果父母能坐下来和孩子好好的聊一聊,而不是给他请个教教;如果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听场音乐会,而不是给他买个IPOD;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用心的做顿饭,而不是给钱让他叫个外卖……是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会多一份亲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