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总是会听见这样的说辞:“让你别跑,不听。看,摔倒了吧”;
“早就告诉你别掉了,摔坏了吧”;“我不让你动你非要自己弄,撕坏了吧”;“
跟你说了别瞎摸,看看手脏了吧”
……
父母就像一个先知,总是知道孩子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而孩子也总是“不负所望”,定会表现出父母所欲想的结果。到底父母的“预言”是孩子跳不出的坑?还是孩子的“错误”是父母无法清醒的“噩梦”?
在父母眼中,孩子太小,需要他们全心全意的保护,所以寸步不离,唯恐少提醒一句就酿成大错;而在孩子心中,他需要成长,需要迈出脚步去试探自己能去的地方,所以总是尝试着挣脱,唯恐被父母的双手控制,自己再无法跟上其他伙伴的节奏。
父母想控制,源于更多的放手之后的不放心;孩子想自由,试图掌控自己虽小却可以说了算的世界。
到底父母的经验重要,还是孩子的体验重要?到底该听父母的?还是该尝试着自己去探索?
经验来自于经历,磕碰也是童年的乐趣
我们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其实孩子就是那匹想要过河的小马,他本来想自己尝试着过河,却因为听到不同的声音而心生疑虑,最后求助于妈妈。幸运的是,小马妈妈很智慧,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尝试、去体验,找到属于它的答案。
可是现实中,孩子受到的限制往往来源于家长。
两岁了还不让孩子自己走路,三岁了还不让孩子自己吃饭,四岁了还不让孩子自己玩耍,五岁了还不让孩子自己睡觉……如此,父母却羡慕着别家孩子的独立,嗔怪自家孩子长不大。
孩子在父母的帮办中错过了本该自己学习和体验的年龄,父母认为自己在疼爱孩子,其实是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没有应当程度的学习,孩子的身体得不到锻炼,在体能和交往等方面就不如其他孩子灵活、自理能力强。
孩子是敏感的,他幼小的心灵会感觉到差距,尤其是孩子3岁左右,有了争抢的意识,不管是抢玩具还是活动中争第一,如果不能参与或者达到满意的结果,挫伤的就是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在能确保孩子安全或者能够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玩耍。哪怕摔倒,哪怕打架,那也是童年里难得的乐趣。
孩子简单的快乐不就是因为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吗?如果玩的时候怕衣服弄脏,跳的时候怕摔倒,那和被束缚的成年人有什么分别呢?不要限制,不要唠叨,只需要静静的观察和在一旁提供必要的保护,你会发现,之前所有的提醒和唠叨都是白费,相信孩子,给他信心和力量,他会比我们预想的更坚强和更有能力。
重复的经历才能沉淀出“技巧
中国有个词语叫“熟能生巧”。“熟”是怎么来的呢?是重复经历的结果。“巧”是怎么来的?是重复经历过,即“熟”之后再重复经历得来的。父母总是试图越过“熟”,把自己用几十年的经历沉淀的“巧”直接传承和灌输给孩子。就如只给孩子结果,而没有起因和过程一样,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这个结果就是生搬硬套的东西,孩子理解不了,也学不会融会贯通,更无法灵活运用,完全到不到父母“少走弯路”的美好愿望。
孩子是在经历中感受和了解自己的身体,并获取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从而不断的提升身体的大运动机能,提升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比如:孩子被冒着蒸汽的热水烫过,他才知道冒热气的水是烫的,不能动;孩子被洒在地上的水滑倒了,他才知道父母为什么不让他把水洒在地上;孩子跑的太快摔倒了,他才知道妈妈让他注意安全的原因……这才是事情本该有的过程和顺序。而不是“父母告诉孩子跑快了会摔倒,孩子才摔倒;父母告诉孩子水烫,孩子才被烫到”。
允许孩子犯“低级”错误
孩子似乎每天都在重复一些“错误”:把水打翻,尿湿裤子,吃饭会撒,走路摔倒……有些父母会忍不住这么说: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尿裤子,真丢人;笨死了,喝个水也能打翻;多大了还不会走路:你要到老才能学会吃饭吗等等。可是,父母也会不小心打翻水杯,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摔碎盘子,下雪天路滑的时候会摔跤……
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会,不代表每次都能做对。或许在父母眼中那是“低级”的错误,但是事实上,只是孩子玩耍过程中不小心导致的小意外。我们只需要客观的看待它,或者压根就不理会,一切会自然得到解决。但切忌“事后诸葛亮”式的说法:我早就说过什么什么,我早就知道你会这样之类的。如此,你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幸灾乐祸”,只会招致孩子的逆反。
允许孩子犯错,无论什么错误。
同时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从错误中恢复,不要主动或者过于殷勤的提供帮助,不然同样的错误会继续发生。“吃一堑长一智”,“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些话我们都熟记于心,何不在育儿的过程中也如此实践呢。
长长话慢慢的说,深深的道理浅浅的讲
父母有很多的经验和技巧,毋庸置疑。但是试图给孩子灌输我们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和挫折才得到捷径,就好比把饭嚼碎了再喂给孩子,不仅没有营养,还可能导致坏的结果。那难道就任凭孩子走弯路也不管了吗?当然不是。
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摸爬滚打,还是应当放手给孩子自己去经历。包括奔跑、跳跃、与小伙伴争抢玩具、判断水或者饭温度是否适宜、穿与气温适宜的衣物等等。这是基本的自理,做父母的尽可能不要插手。如果依然放不开,就想想之前报道的“17岁神童”因为自理能力差被退学的事件吧。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类的,还是需要家长的参与。但是对于孩子,听不懂深奥的道理。
建议家长通过针对性的绘本、故事书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浅显的给孩子讲道理。除此之外,还可以角色扮演玩游戏,让孩子体验不同方式对待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主选择更好的处事方式。
最后,举一个例子:
某天去接小宝的时候,碰巧和同伴的小同学一起回家,小宝一出幼儿园就开心的跑起来,顺着幼儿园后面的小路就朝着大马路冲过去了,我在后面跟着他,目的只在于如果到路口他还不停下来,那我能够立刻伸手阻止他。
小同学也跟着小宝跑起来,结果一把就被奶奶拽紧了手,拉着走了。小宝走到小区里一处小广场的时候,自己绕过去玩了,踩干涸的水池里造型用的镂空井盖,并且跳进了水池里,小同学也想跳进去,奶奶试图阻拦,孩子挣脱了,也跳了进去。
小宝又从另一侧爬上去了,小同学也想爬,刚把腿跪上去,奶奶就出手了,孩子的裤子蹭到台阶上都是土,奶奶立刻就说“看看,裤子都是土,多脏啊,快回家吧。”
小宝孩子一圈一圈的跳上爬下,我只在一旁提醒他注意安全。后来小宝去踩雪了,小同学也跟着去,但是依旧被拦住了。回到楼下后,我拿出提前给小宝准备的铲子,让他尽情的铲雪,小同学定定的看着小宝不肯走,但是拗不过奶奶。小宝自己玩,后来我们两个人打雪仗,尽管很冷,没有手套,但是他一路徒手抓雪,朝我投掷,摔倒了自己站起来……
从学校到楼下,整个过程中,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只在马路上有车的地方限制小宝的自由,其他时候,跟在他一米左右的距离,任凭他自己随性的玩,他的脸上始终都是尽兴和畅快的笑容。尽管很冷,衣服都是土,鞋子也因为踩到泥雪里弄脏了,但是他是快乐的。
他不羡慕任何人。而相反,他一直被羡慕着。小同学跟着他,自始至终都想学着他的样子玩耍、嬉闹,但似乎每一次举手投足都会被限制和阻拦。那个孩子的脸上没有天真无邪的笑容,没有小宝的活泼和快乐。
或许,大人觉得这样是在保护孩子,其实大人只是在保护自己。父母或者老人像守着一个玻璃娃娃,见不得他有丝毫的摇摆,更承受不起任何的磕碰。除了把他捧在手心,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式确保孩子的安全和无恙。
只是这样的保护,持续久了,我们的孩子真的会成为一个玻璃娃娃:轻轻的磕碰一下就会嚎啕大哭;不小心摔倒了也会趴着等人搀扶;学不会自己观察车辆过马路;也判断不出来自己的能力到底能做什么……最后,孩子只能在自己的安全空间里看着别人在阳光下奔跑和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