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津的外地人,大概都要买大麻花,到韶山的外地人,可能都要尝尝毛家红烧肉。
好吃吗?对年轻人来说,也许并不像父辈那么认同。在天津,看到嵌着冰糖的大麻花,丝毫没有品尝的欲望,勉强放进嘴里,油、甜、怪,直接打消了买给家人的想法,反而是在古文化街上10元一袋的杂粮小麻花更好吃些,拆开一包一会儿就见了底。
团建时在韶山冲毛家饭店吃的红烧肉也一样。尽管毛家饭店的创始人汤瑞仁老奶奶精神矍铄地讲了那么久,尽管红色精神让大家感动不已,尽管店里承诺红烧肉加量不加钱,但是很明显,大厅里的那么多张桌子,没有一桌吃完那盘略显油腻的红烧肉,更别说再加了,反而是一些土菜被吃的精光。
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契合现代人的需求,才有生命力,一句话为大麻花和红烧肉点破了那张纸。
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肚子里缺乏油水,重油、重糖的食物往往为人称道,就像红烧肉之于毛主席,狮子头之于周总理;可是,在蜜水里泡大的新一代,他们的需求已经改变,如果一些食物再固守以前的方式,又怎么能走的更远?凭借“只此一次”的旅游时购物,尽管源远,却难以流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