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
雅贤
母亲住了五十多年的平房将被政府征用,用来翻盖低保用户福利房。老房子阴暗潮湿,早就该跟它说再见了,能得到这样的好机会搬离这里,而且还会获得一笔可观的补偿,一家人都欣喜若狂。唯一不舍的是家中四百多平米的大菜园,土地一直黝黑肥沃,秋天把地里的瓦砾硬金属清理干净,菜梗菜叶沤到地里,春天便成了天然肥料滋养着土地,母亲把菜园分割成若干块,根据节气下种,小葱是头一年秋天便撒种的,第二年春天便开始长成了小葱,没拔根的大葱休养了一冬,春天便长成发芽葱,拿到菜店里两三元一斤,买一把发芽葱也要四五元,价格不俗。当满园青葱碧绿、鲜亮耀眼的时候,最是心旷神怡,满怀希望与憧憬。只转眼间,茄子、辣椒、西红柿便开花了,黄瓜、豆角也开始爬蔓儿了,各色鲜花点缀在绿叶中,蜜蜂、蝴蝶也在穿梭忙碌,美得像一幅流光溢彩的图画。当然,蔬菜中怎么能少了那些贪吃的各种小虫子!如果哪片叶子上密生了虫子,母亲会及时把叶子掐掉,看到白菜叶上爬着懒洋洋的毛虫;母亲就把虫子摘下来放到罐头瓶子里喂鸡;菜地上空总是会吸引来昆虫和小鸟,它们也是捕虫高手,所以,菜地里从来不施农药化肥。收获时节,满园绿的红的紫的果实,绚丽夺目,吃起来格外爽脆香甜,与菜市场上菜蔬的味道截然不同,是令人怀念的老味道!
房屋的征用意味着菜园的消失,我们都将住在“鸽子笼”里,再也难见满目葱绿,难闻果实的清香,难以吃到最安全、口味最佳的蔬菜了。想来心头又涌上深深的不舍与惆怅。
二姐家曾住的是平房,房后也有一块两亩左右的大菜地,每年蔬菜都能自给自足,还能分给亲朋好友品尝。自从住进了楼房,平房便闲置下来,菜地便无人耕种、荒芜着。二姐毫不犹豫地贴出了卖房的告示,因为地理位置不好,最后五千元就把房地贱卖了。现在想来真是让人心疼。住进楼房的我们再也没有去菜园摘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用手擦拭一下上面的浮灰就可以大块朵颐的酣畅了;没有了信手拈来采摘新鲜蔬菜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的方便了;更没有了徜徉在绿叶繁花间追逐彩蝶倾听虫鸣鸟叫的闲适了。想吃根葱都得劳神去市场购买,算计着购物不能超出预算,而买回来的菜再也不是从前的味道。
这时候才知道土地对我们的意义所在,它对我们多么珍贵!菜园的珍贵是因为纯天然绿色食品价格昂贵,一时难以惠及到普通老百姓。我们的菜篮子装着果蔬同时也装着化肥农药,我们怀着疑虑与不安不得不把这样的菜肴塞进口中,有种眼不见为净、听天由命的意味。
没文化的婆婆却有先见之明,住进楼房后始终不舍得卖掉平房,不舍得那块菜地,辛勤耘作后收获的果实经过储存与加工能从秋天一直吃到来年春天。土豆会放进楼道内两口大缸里密封储存,大葱晒干放在室外阴凉干燥处,大头菜、萝卜擦成丝用热水焯一下攥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菜团子放在冰箱里冷冻,冬天包饺子时拿出几团做菜馅;蒸好的茄子,焯过的菜花、豆角也都分别用食品袋包装冷冻以备冬天食用。北方冬天蔬菜很昂贵,这样方便、经济、安全。潜移默化地我也学会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婆婆的精打细算让菜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样珍贵、高效的土地,婆婆怎么舍得放弃呢?我想如果我们的菜篮子安全能够得到保证,蔬菜的口感纯正,价钱公道合理,婆婆对菜地就不会如此执著了,我们对土地的失去就不会耿耿于怀,满怀不舍与惆怅了。
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如我们所愿呢?
那些种植有机蔬菜的“先驱”正是看准了人们的渴望,清楚地意识到市场潜在的巨大商机,有机产品成为货架上的贵族,有机采摘成为城市人的新宠。愿这种有机蔬菜种植能全面铺开,深入人心,给人们一个安全放心的大菜园,以弥补我心中失去的那个小菜园的缺憾。
搬家的那天,我最后告别了伴我无数个寒暑的菜园。相信生活一定会馈赠给我怀念的味道。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