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传承脉络清晰, 春秋之前的历史文字典籍已不可详考,春秋后期的典籍有迹可循。孔子后期有教无类,删诗,编春秋统筹整理(诗、书、礼、易、乐)。孔子去世后,儒家后学收集孔子的言论汇编而成论语,这本书也是后学没有争议的一部典籍。
论语的成书大约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在孟子之前确认无疑。战国初期即已在各诸侯国有所流传。战国时期,諸子百家争鸣,缤彩纷呈。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史家、纵横家、医家接踵而起。一时间学术思想自由开放,光彩夺目。一批学者闪耀在历史的人文天空。管仲、子产、晏子、孔子、曾子、子夏、子张、颜子、子贡、孙子、子思子、孟子、庄子、惠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商鞅、慎道、申不害。这一时期,论语、春秋三传(左传、穀梁传、公羊传)、大学、孟子、中庸、庄子、道德经、孙子兵法、墨经、荀子、韩非子、黄帝内经、黄老四书、鬼谷子、竹书纪年、商君书、这些经典既影响了当期的社会走向,又为社会和文化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 至今都是华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商鞅变法是秦国逐步强大的理论基础。法家源于道家,道家源于儒家。道家对儒家进行了纠偏,秦兴于法,亡于法,没有更好地和时代的进步融合。酷吏酷刑的管制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不聊生。汉朝应运而起,汉承秦制,但顺应民意,摒弃法家,采用道家修生养息,无为而治。社会及民力得到近八十年的恢复,国力大幅度提高。汉武帝之前文景之治采用了道家黄老学说的思想,经过秦末的战乱,老百姓急于休生养息,安居乐业,民心所向。文景汉初采取了轻徭薄赋,取消了酷刑。对周边尤其是匈奴采取了妥协议和的策略,采用道家道法自然之法,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恢复了国力。
到了汉武帝时期,对外匈奴边患不断,需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边患问题,对内需要统一思想,发愤图强。这时候无为而治的国策就不太适应了。恰恰需要主动作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利于朝廷统一思想和步调,这样在董仲舒等人的推动下,汉武帝实行了把儒家思想作为显学来大力弘扬,儒家推行自强不息,与时偕行。因势利导,世异时移。对外文武兼备,对内以礼教治民!罢黜百家,也不是不用百家,而是推崇儒家为主,百家为辅,其他家的学术也挺兴盛,《淮南子》就是一部道家的百科全书。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是中医学的理论依据之一。
汉朝的文化继承和发展儒家的学说体系。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起到了推波助澜之力。同时不断对儒学进行整理并推出了以《易经》、《诗歌》、《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为经典的官学七经,设立经学博士,立于学官。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倾毕生心血著成的《史记》,对西汉初期以前的历史进行了纪传体的归纳和总结。至今都还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不可逾越的史料之一,其功甚伟。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后期的学者马融,郑玄对五经和论语进行了注解影响至今,因而成为汉代经学的宗师。后期班固、班超的《汉书》,东晋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都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记载和史家评判。三国时,王弼对《道德经》《周易》进行了注解,影响至今,何晏对《论语》又进行了集解对后来儒学影响甚大。晋朝郭象对《庄子》又进行了注解,对道家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弘扬之力,为今世所大量引用。
东汉初年,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开始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三国到两晋时,社会动荡,文人士大夫阶层不满意西晋司马家族的朝代替换,司马家族又提倡儒家思想,士大夫不愿就仕。这样一部分士族阶层又开始崇尚道家学说,回避仕途,逃离现实,取意虚无,这样玄学兴盛,尤其易经、庄子、道德经世人称之为三玄,其中竹林七贤为代表,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到了东晋此风愈烈,谈玄务虚,王谢家族为代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朝代更替愈加频繁,五胡乱华终形成南北朝局面,华夏分裂二百年。文化多元后南北魏时期佛教借机融入中华文化,尤其北魏和南朝梁朝。佛教走进了皇室得以自上而下的效仿,一部《洛阳伽蓝记》反应了洛阳当时佛教的繁华。梁朝时对佛教的礼遇再无来者,唐朝的杜牧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文化的多元,儒道释开始融合。佛教理论入流逐渐兴盛并形成不同宗派,进而到隋唐达到顶峰,这也有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原因,起初佛家是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后来逐步下移被底层老百姓接受和信奉,也是佛教和中原文化有了一致性,融入了中华的文化的原因。儒家道家文化甚至改变和发展了佛教的教义!比如禅宗的出现,就是中国佛教了,只不过借了一个佛家的外衣而已,这个在《至良知》一文有过详细的关于心性的起源和分析!
唐代儒家继续成为显学,经过儒学者的推动,《春秋》含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传》、《礼经》含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易》、《诗》、《书》、《论语》、《尔雅》、《孝经》定为十二经。其中唐初儒学者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及杜佑的《杜佑通典》都做了承上启下之功。
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过及,东晋的法显印度求法,唐初玄奘西行天竺求法,在印度那烂陀寺学得大乘瑜伽之学。遍访印度各宗派,获得遍觉大师美誉。历尽千辛带回佛经657余部。亲自带团队翻译了75部,流传至今。佛教盛及而衰,尤其是庙产的集中和佛事人员的免丁免役免税,影响到国家的国力了,唐朝后期的几次法难,全国集中的灭佛运动也说明了佛家的局限性和弊端!但佛教已经在底层民间生根,彻底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所以唐代逐渐又开始了古文运动,儒家和道家的学说逐渐回归,尤其是儒学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深度挖掘。社会上对儒学有了需求,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的大儒对儒学进行了修复!推动恢复古文运动。柳宗元对部份经典还进行了考证。后人整理形成了一部《柳文旨要》,韩愈还做了《原道》和《师说》,这些思想后人汇编了《韩昌黎文集》,以此同时唐代取仕以经为主,儒学在民间有了基础,大家可以学好儒学经典有了进仕的阶梯!同时唐代的文学形式诗歌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一部《晋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波澜壮阔的反应了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其中唐初的贞观之治使中华文明扬名天下,一段时期,国泰民安,商贾流通,万邦来朝。
一批文人灿烂如星,唐初四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孟浩然至今他们的诗歌仍然历久弥新,后人不能望其项背。上层社会不能与时偕行,不能居安思危,社会民生逐步不能稳定,演变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之后唐逐步衰落,后期军阀割据终于再次分裂,形成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比较混乱,军阀割据,文化传承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近150年文化没有大的改变,历史典籍和学术对社会的贡献没有形成显性。这一时期文化存在野,文在北方。
北宋逐步统一了中原,历史经过社会的大动荡之后,文化在社会稳定之后逐渐恢复生气,文化由北向南胡瑗、孙复等一批学者整理典籍涌现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儒家文化逐步开始复苏,并有了发展,尤其是在汉以后儒家思想没有近一步发展。北宋初期的徐積、石介讲《易》和《春秋》,重义理、轻注释,开一代文风,成立泰山书院,学子闻风而至。开宗朔源,扬儒抑佛。弘儒家之理道,布芳泽与宇内。这其中逐步以北宋五子为代表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邵雍而成大家。北宋初期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均起到了推波助澜,浮光掠金,扬文脉于夷夏。至此文化蔚然成风,如日中天。
欧阳修编撰了《五代史》 在北宋这些大儒的基础上,南宋的后学又有了精英,期中胡安国、胡宏、胡寅、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黄榦、黄震、王应麟等近一步总结和吸收北宋诸儒的思想精华,形成了理学体系。其中朱熹把大家的对儒家的研究系统的梳理分析,弥合了理气之说,形成了理学体系。逐步演变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对四书进行了一生的研注,形成了《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去世后被南宋确定为取仕必考书目之一!这一用被后代的元、明、清一直效仿,大约八百年!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至大!南宋在唐十二经的基础上加入《孟子》最终确定为目前的十三经!
宋朝的文化依然灿烂,除了理学之大成,文学也蔚然成风。晏殊、宴几道、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柳永等一代词人成为千古绝唱。宋元涯山一役,中华文化损失殆尽。古有涯山之后无华夏一说,指的是文化的断代。元朝七十年的异族治理文化文脉一息尚存。元朝的脱脱编撰《宋史》、《辽史》、《金史》。元的治理至黑至暗,民不聊生。民意触底反弹,各地反元风起云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明朝又统一了华夏。文明文化逐步恢复,宋廉,繲晋、张居正一代文人闪耀而过,王阳明横空出世。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进而在对理学的反思下形成心学,后期的学者都是在前人思想上发展起来的。理学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的心学也是再次基础上有了新的观点,影响至今。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宋朝理学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和发展,当思的陆九渊就提出了不同意见,为此在吕祖望的牵线下朱熹和陆九渊在江西的鹅湖进行了一次探讨,来弥合两家的分歧。后来明朝的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学说基础上,形成了心学的体系,就是至良知。也是对理学的弥合和纠偏!是儒家思想的发展,理学和心学均是孟子的学说的发挥和延续!在《中庸》中这两个体系就进行了总结:自诚明是心学之路径,自明诚是理学之路径学! 北宋儒家大师均是朱熹的前辈。有几个都是二程(程颐、程颢)的学生,游酢、谢良佐、朱醇、杨时;而杨时又授胡宪,胡宪又曾是朱熹的老师!所以朱熹之学有传承,是北宋的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有今天,朱熹功不可没,善莫大焉!善莫大焉!非常值得我们敬重,朱熹的学术除了《四书章句集注》还有《近思录》和他的徒弟们汇编而成的《朱子语类》可惜后来人除了学者看的人不多了。天将丧斯文乎?
虽然我们不是搞学术的,但对本国历史和文化还要有敬意和脉脉温情,了解一下文化的传承也是求知的必要性。钱穆的《宋明理学学案》和《明清三百年学案》有机会都可以一看!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