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与故乡

作者: 杨夏 | 来源:发表于2016-02-13 09:23 被阅读37次

    去年写过一篇《没有故乡的人》,唏嘘我们这一代人没有「故乡」,然而我还是回了一个故乡,不可否认,在过年的万有团聚引力作用下,似乎有很少人能逃得过这个节日。当然,客观说,过年还没有让我想要逃的地步。

    故乡与过年是一对天生组合,无论身处何地,任一个都能够挑起人最重的情绪。尽管已经年复一年的过了N个年,尽管还要面对父母催婚、亲戚逼问等各种想起就焦头烂额的问题,年依然保有它的风韵,让人不得不想过,而故乡则为它加码到难以拒绝。

    在似乎与故乡「渐行渐远」的这些年,多少有过疑惑,为什么还要过年,为什么要回故乡过年。

    东东枪老师在「礼」的层面去阐述了,过年这一个仪式化的行为仪式,以一种「礼」的形态传承千年,强制让各种人在同一个时间休息、娱乐、消费。

    诞生于农耕文明的过年,不论今天国家文明以何种形式支撑,渗透了社会上千年的产物以各种可见可感的方式围绕在我们身边,提醒我们过年最大的意义更像在于团聚。

    不论是忙碌或休闲,过年的核心精神依然在与一群亲近的人进行一些共同的事情,年夜饭(团圆饭)是这个精神里亲情友情最集中浓缩的一个行为。在过年团聚的冀盼面前,走上八千里的云和月算得了什么,天大的困难也能生出克服的意愿。这种圆满对于被生活蹂躏得不成样子的绝大部分人们,是生活战场中好不容易的一个喘息时刻。接上这颗续命丹,下一波再难也还有抵抗的心力。

    是药三分毒,吃这药丸,副作用也很明显。过年的种种陋习撇不开、摘不净,要再遇上一个故乡的落后,搅拌在一起,何其难受。

    年要过,我们的先人们戮力同心,好不容易打败小怪兽,回家围坐一炉,畅谈酣饮,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了,以后每年都得这么高兴一回才值得为这厮留得血和汗。

    哪怕到今天,我们站到食物链顶端了,年还是得过呀。

    很多人跟我一样保持着一直在故乡过年的记录,打记事起,过年就等于回故乡,而故乡的灰色几十年不变,让我觉得过几十个跟一个没有差别。飞机落地要接上2小时车程,一路上远处丘陵腰间全是层延连绵的蒙蒙灰色,长势几乎停滞的树枝从一片灰布裹隙中冒出头来。典型的中国山水那种层峦叠嶂的优美,在这里的版本是路边十块钱一幅的拙劣临摹作品。

    散落在远近的民房,门口挂着的红色,成为这幕灰色大作里唯一让人眼皮抖动的东西。

    我曾直言不讳的多次表达过,对我故乡「不思进取」的失望,而今它又多一个失落。当我沿着小时候赤脚跑过无数遍的山坡泥路去祭拜祖先们时,看不见良田,看不见栽种的耕地,看不见一个活力的面孔...中国有五万多个乡村,可能大部分跟我的故乡一样,毫无特色、发展缓慢、年轻人流失,故乡在老去。

    来不及体会更多故乡与过年,我敲下这些字时,年声已经渐弱,故乡也已经离我一千多公里远。年还会过下去,一年又一年,它会变,它又不会变;故乡还是故乡,立在那不会走。

    只是,这一对「黄金搭档」,还能散发多久的光亮...


    © 题图来自朋友圈/屠永超

    拍摄于2016.2.6 西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与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eu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