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周,这是我从作者那里央求过来的首篇叙述权。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刻意保持神秘,但她再三申明我的故事里不能指认哪个人代表了她。无论她是否想要留在最后揭晓,反正于我的故事并无影响,而对于她的解释我也到此为止,毕竟这个故事里只有一个主角,that's me。
我是双鱼座,朋友们总说我是典型的双鱼座。典型,说实话我并不清楚其中的含义,但是我乐在其中地对那些星座书上模糊的说法对号入座。由于长年沉浸于言情小说,我对于恋爱有了无穷无尽浪漫的幻想。现实总能给你沉重的一击: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早恋苗头的父母,以期能及时熄灭恋爱的小火种;不知何时出卖了你的好闺蜜;怎么都追不上的大直男……我的爱情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日渐衰落。不管怎么样,这还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即使它没有happy ending,我还是希望你能看下去。在介绍男主角前,我还想分享一下我之前的两段或失败或成功的感情,虽然作者极力反对,她的理由是那些与这个故事的核心毫无关系,但是,这是我的故事,它们与我相关。
本人自认为恋爱的启蒙还是挺早的,也许算不上恋爱,就是那种懵懂的好感吧。这第一份清晰的好感,来自于一个男孩子,且叫他三撇吧,因为他的名字带有三撇。那是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不是本地人,从别校转来。三撇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孩子,他高瘦,脸部轮廓清晰,小小的眼睛里有一丝高傲,白皙的皮肤在秋日的阳光里透着温柔,对于我,他就是言情小说里走出来的男主角。由于我是班长,和他早期的接触便多了些,他说话的声音都是那么动听,多么顺其自然的发展,可又是多么出人意料的结局。三撇很优秀,他在不断适应班级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不知为什么,他把我变成了竞争对手。小学的男同学,总是喜欢起哄,他们把任何两个异性之间稍微频繁的交往都宣称是谈恋爱。三撇在这种起哄中,更是刻意和我保持了距离,甚至莫名其妙地成了对立面。我们竞争班长,竞争比赛,我无法向他坦露心意。直到小学毕业的时候,三撇主动联系了我,他说他喜欢上了我的好朋友小小,希望我能帮忙。这里还得简单介绍一下小小,同为娇小款女孩子,可是小小是我们班最受男孩子欢迎的女孩子。然而,我知道小小并不喜欢他,便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也给这段暗恋画上了一个句号。可谁又能想到,高中我又和三撇成为了同班同学,甚至可以说是能谈心的好朋友。我问三撇为什么喜欢小小,他说很简单因为她长得好看。关于我,他是这么评价的:你很可爱,可是你可爱得太张扬。
第二段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我的初恋了,虽然我们只牵了一次手。他是一个幽默的男孩子,可后来我发现他的幽默并不只对于我还有其他的女孩子。他长得不高,但是比我高,这样就足够有安全感了。他的眼睛大大的,看你的时候,感觉自己都要被那种阳光的气氛给融化了。他的皮肤也很白,回看往复,可能我对于白还是存在一丝偏爱吧,牛奶般的肤质,增加了他的稚气。我还没有说他的名字,就叫他点点吧。点点坐在我的后面,总是做一些小动作引起我的注意。他会给我好吃的;他会给我准备好上音乐课的书,因为我们的音乐书是年级一起循环使用的;他会陪我一起做值日生……我想是点点让我明白,如果喜欢一个人就要对他好。有一天,点点告诉我,希望我去看他们的篮球比赛,我当然知道其中的含义,比赛后,我们就在一起了。这种交往好像并没有什么形式化,我们的相处还和以前一样,也许是我太过内敛了,令原本自然的打打闹闹都变得有点生硬了。有一次放学后,他主动牵了我的手,我甚至都不知道做如何反应,我俩就这样无言地走在人群中。后来,我总是让我的手处于某种绝对不会空出来的场合,也就是说根本不再给他牵手的机会。我把这些感受告诉我的好朋友栗雅,她说没关系顺其自然就行,因为她比我更夸张,和一个她第一天告白的男生因为男生想牵她的手第二天就分开的事情来说,我这个自然正常不过。我和点点在初二的开学,和平分手了,他觉得我不够喜欢他,我认为他对其他女孩子太好了,自此他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直到今天他出现在这个故事里。
终于该进入正题了,我故事的男主角叫徐浩洲。朋友总是调侃为“徐好周”,说我俩是命中注定,没错,尽管嘴巴上说着讨厌,当时我的内心却是窃喜的。我们的认识是从小升初的外校补习班开始的,谁也没想到我们会在同一所初中,当时我的好朋友方也甚至和他分在了一个班,且两人还是前后同桌,后来在补习班里自然也亲近了些。方也是个书呆子,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学习上,而且非常害羞,眼神接触多了就容易脸红,我和徐浩洲总是喜欢捉弄她,可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在意徐浩洲对她的嬉闹。我知道这是危险的开始,我不想让自己牵扯到朋友可能喜欢的人,我再三向方也询问是否喜欢徐浩洲,她都给了我明确的否定的答案,并且警告我如果再如此调侃,她就要生气了。我认识到自己的无礼,并向她道歉,便将自己的好感隐藏了下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徐浩洲总是刚好坐在我们的前面,他会问方也他们班的作业,总是有意无意地聊些什么,也许这些都是我太过主观的看法。有一次,方也把他们班称之为最好看的两个女孩子的照片放在徐浩洲面前,问他哪个更好看,他回答道其实你更好看,如果脸上没有雀斑的话。我看到方也无语的表情,内心也将这份好感封闭得更深了。
高中我和好朋友又没能分在一个班,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在隔壁班,我总是去找方也、栗雅和施诗,对了,施诗是她们班女神般的存在,之后她会讲述自己的故事,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总之她提升了我们这个四人组合的显眼度。更重要的是徐浩洲也和她们在一个班,虽然没有她们离得那么近,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近水楼台了。徐浩洲经常迟到,我也因为迟到和他多了很多寒暄的机会,但是我们的话题总会不自觉地聊到方也,我想是我不够深入地了解他,于是乎,我选择向我的三位好友坦白,请求她们的帮助,了解他的过往。
方也、栗雅和施诗,首先是反对的,她们都觉得徐浩洲太过幼稚,有时甚至都显得可恶了。可是我的决心打动了她们。在她们全方位的侦查下,她们发现以前徐浩洲有喜欢过一个女生,但从没明说过,也只是男生之间的一种不言而喻的猜测,目前他没有喜欢的人。我们制定的计划是潜移默化,增加他和我相遇的几率。首先我们要制造和他在食堂偶遇的机会,排解万难的情况下坐在他的隔壁;其次,在我们一起上的室外公开课上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培养我和他自然交流的能力;最后在高中的第一个圣诞节表白。然而这其中的困难,是我们在制定计划之初绝对没有想到的,因为当你面对一个绝对不会喜欢你的人的时候,所有的喜欢都只是一厢情愿。高中的吃饭,就跟抢饭一样,我们有时甚至会跟丢了,有时因为太过明显就错开了,总之太多的天不遂人愿;室外公开课上,我们的聊天总是简单几句,还没太仔细又怕被他发现其中的小心思;但是圣诞节最终还是到来了,我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去迎接,也许我只是想让自己的付出有一个结果。
那天的安排是这样的,栗雅是班长,她们班组织了一场圣诞party,有一个环节是互换礼物,我们决定暗箱操作,让徐浩洲抽到栗雅的礼物而其实是我亲手织的围巾里面有我的告白信,然后我拿到徐浩洲的礼物。当时我并没有考虑到,栗雅的感受,后来才得知她其实很想真实地参与这个活动,为什么选择了她,我想是因为她们三个只有她会织围巾从而使其显得自然,其实根本不必如此复杂。但是栗雅向我解释,她当时确实有些生气,因为我太过的想当然了,而她自己当时也挣扎在一段感情上,后面会提到,她和一个男孩子同时喜欢上了另一个男孩子。总之,一切在抽礼物的活动之前都有了注定的结局。我们班的我的一个好朋友,原来也认识徐浩洲,她提前告知了他。徐浩洲决然地退回了围巾,甚至都没有看那封信,他选择了回避,我永远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因为至此他退出了我的生活,她们仨也再没提起过他,我也再没看见过他。
高中接踵而至的高压学习之下,忘记他比想的要来得容易一些,只是偶尔,我想说,偶尔,我会想起他,想要一个结果,但是结果其实那么明显。她们仨说他不够气度,我知道这其实是护着我的想法,他划清了一个他不会喜欢的女孩子的界线,不给她留一丝念想,这其实对我来说更好。作者说这是她最后一次听这个故事,因为她认为我可以遇到更好的。如果这个世界存在平行时空,我希望我所在的时空是选择的那一部分,因为结果总会被时间掩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