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没有写总结了,这实属不该。总结是一种习惯,同时,从总结中可以更好的认清自己,认知这个世界。
确实,人生的较高境界,是看透了世事,但依然能保持内心的淡定、从容,依旧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有时,不确定性让人充满焦虑,我们要发挥精力去摸索规律,找到方法,从而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增加对未来的把控;
但相反,有时确定性让人失去想像力,失去了憧憬,这往往也不是许多人期望的生活,不确定性让生活变得更有趣;人,有时是为不确定性、可能性而在奋斗。
流程战N年以来,管理不断深耕,回顾22年,主要参与了【芯片流程项目】、【钣金智能排版项目】、【开关计划排程项目】等;
流程不断优化,一方面通过不断的扫盲,将线下的业务场景,逐步转线上,提升了业务在线率水平;
有些企业提出了一切业务转线的目标或口号,线下业务一般来说,会存在断点和管理盲区;
另一方面,将流程管理中的要素,不断规范,植入IT系统(或称为入S),例如指标、报表、岗位ID(角色)、点检表、权限(行权、信息权等)、制度规范等;
在流程实操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流程的输入不仅仅来自客户(如商机、要货订单、客诉等),还有可能来自我们的规划,如年度、季度、月度规划,这也是为什么有【计划3端口】管理的原因;
任何一个管理部门,都会有来自上游部门的输入(入口)、结合管理需要进行修正(管口)、然后输出到下游部门(出口);这就是计划3端口的核心内涵;
为了更精准识别问题,我们运用【时顺名图】(含时间、顺序、名词定义在内的一张全链图表),从流程视角进行全链暴问,参照标准找差距,并匹配解决方案,含权(信权、行权)、岗位ID、系统、管理动作(点检表、规范等),最终推来重来,是否能达成更高目标,创造更大的价值;
为了让指标中的数据有来源地,我们运用【数源标规】梳理指标中分子、分母的取数点,并识别特殊场景,数据准确是指标管理的前提;
为了让流程推进节奏更明确,我们把流程项目的预立项→立项的步骤进行拆解,如识别流程全链、暴问、指标目标、流管要素(报表等);
下半年(10月中),加入新能源公司,负责新公司的IT运营工作,最重要的几点感触:
1、这个世界本质是冷漠的,要学会前行的征途中,保持清醒,利益场上,自发性的团结协作有时是个伪命题;
2、销、研是企业发展的双翼,商机管理、新品开发管理对许多企业而言,很重要;
3、尝试站在公司全局角度,其实当老板很不容易,对外需面临市场的挑战,对内组织能力塑造也是件路慢慢其修远兮的事
希望,在23年有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