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类型
知识类型是现代心理学提出的对知识的分类。一般分为三类:
- 陈述性知识。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有三种:
- 关于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
- 简单的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
- 有意义的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前述两种知识。
如看电影的图式或脚本,即上影院、购票、进场、观看影片、退场等步骤。
- 程序性知识。关于“怎么办”的知识。
如一个“购票”的系统
- 策略性知识。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
如购票过程中是找熟人代买,还是自己排队或插队买票等,都是一种购票的策略。
程序性知识涉及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策略性知识处理的则是学习者自身的认知活动。
陈述性知识需要的是记忆,而更好的方式是理解背后的原理或缘由。
程序性知识需要的是理解,更好的方式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模型。
策略性知识,国内的课堂上很少会教这一类知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优化。
学习方式
- 实践与反思
多角度的学习与实践能帮助构建认知模型,抵抗遗忘曲线。而反思,能够发现尚未理解的问题、知识点。 - 提问
学习最忌讳害羞,有不懂的就问,百度、师长、书籍,方式很多,看情况而定。 - 分享
教是最好的学,如果能用自己重新组织过的语言让别人理解,就说明这个知识,彻底懂了。
当然,写作也是一种分享的方式,不一定要很多人看才去写,有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和自己交流的方式。
(此处缺一张,不同学习方式的理解比例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