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下班时看到小路两边的摊摊摆满了各类粽子,好些商家直接在摊子旁边放了一个大盆,里面装满了泡发过的糯米,就地包了起来。
两三个人围坐在大盆边,双手麻利地拿起两片粽叶,卷成三角锥形状,舀一勺糯米,加一块馅料,然后在表面盖一勺糯米,挑一根绳子,一边利落地在手中缠绕一边折起粽叶,左右手倒腾几下,不一会儿一个形状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动作堪称行云流水。
旁边摊子上堆满了待售的粽子,各种味道任君挑选,甜口的有豆沙馅,红豆馅,蜜枣陷等,咸口的有鲜肉馅,腊肉陷,咸蛋黄陷等等,还有纯糯米没有馅的粽子,体积较小,一头尖尖的,有点像马路上的安全锥。旁边一小孩端着一个饭碗,碗里一个粽子,正用筷子插着粽子大快朵颐,真是一个活广告。
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吃的粽子都是咸口的灰棕,浸泡过的糯米用稻草杆烧的灰染过色,里面包腌制过的鲜肉或腊肉,偶尔加一些板栗,煮熟后的粽子成灰色,有草木的清香,咬一口滋滋冒油,十分满足。
我妈妈不会包粽子,小时候都是买了材料麻烦外婆帮着包,现在外婆年纪大了,妈妈依然没学会包粽子。刚才视频问了下,妈妈买了三斤糯米,请伯妈帮着包了,端午回家还是可以吃到家里的灰粽子。
不过现在已经过了贪嘴的年纪,吃一两个尝尝就好了,吃多了不消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