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4.3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4.3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作者: 相空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22:43 被阅读0次
《人格心理学》Jerry M. Burger 陈会昌译

本章是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的相关研究,包括

  • 性别角色行为的个体差异
  • 攻击性的观察学习
  • 习得性无助
  • 控制点

(本文包括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一、学习到的无助

像来自行为主义传统的许多课题一样,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也开始于实验室对动物的研究。在最初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狗被套上锁链,接受一系列的电击,但又无法躲避。经历了几次无法逃脱电击的预实验之后,狗被放在一个逃避学习情境中。信号声一响,狗可以跳到穿梭箱的另一边位置以躲避电击。一般的狗很快就学会了躲避电击,但是那些之前有过无法躲避电击经验的狗,则不会躲避。

这些狗是怎么了,研究者认为,狗已经明白它们是无助的。这些狗把它们在第一个情境中学习的东西,不恰当地泛化到第二个情景中。虽然他们可以在第二个场景中轻易的躲避电击,但是他们却以先前学习到的无助做出反应。

事实上,想要狗学会这种简单的反应,研究者必须动手把它们以东到穿梭箱的另一边,向他们显示,电击是可以逃避的。

二、人类的习得性无助

关于人的习得性无助研究也重复发现,人们显然会把一个情景中的无助的知觉不恰当地泛化到了一个新的,可控的情景中。有时候,人们无需亲身经历无助,只须看到其他无助的人,就会学习到无助。这种无助感会被推及新情境,这样你就在没有亲身经历过失败的情况下,学习到了无助感

三、习得性无助的应用

自从人类的习得性无助被研究证实以来,对其已有成百上千的研究,并用来解释人类的各种问题。我们来看看其中两个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

  1.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依据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将退休的老人聚集在一起,通过退休社区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对退休者并不利。这种生活环境剥夺了老年人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老年人会把这种不可控的知觉推及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一项对养老院的研究发现,给予老年人选择自己养花的自由的的老人,比起对照组对个人生活更具有掌控感,其寿命明显更长。

  1. 习得性无助与心理障碍

一些心理学者提出,抑郁的形成方式往往和研究中的被试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方式很相似。就是说,这些人感到,对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缺乏控制感,并且不恰当地把这种知觉泛化到其他情境。_对自己处于的一个不可控的情境的会议,甚至想象,都足以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一直遭遇失败的学生可能需要在另一门她喜欢的科目上得到一个好分数,以证明她仍然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有能力交朋友,也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人们是否会陷入习得性无助,还可能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缺乏控制力做出怎样的解释。

附录:《人格心理学》笔记索引

  1. 什么是人格
  2. 人格研究方法
  3. 精神分析流派:佛洛依德流派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4. 佛洛依德流派:相关研究
  5. 精神分析流派:新佛洛依德注意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6. 新佛洛依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7.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8.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9.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研究
  10.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11. 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2.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13.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4.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15.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6.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4.3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pj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