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化成了泡影,我拥有供我支配的时间,却不能做我想做的事。
01.重逢没有那么容易
12年的寒窗苦读告一段落。长舒了一口气,我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和想做的事情。
在简单的放纵和狂欢后,我开始重拾那些已经被束之高阁的书籍,拂去沉积的厚灰。为此我专门腾出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和这些久违的老友重逢,幻想着一次思想的驰骋和灵魂的交汇。
可当我开始阅读时,我才发现一切却并不如我想象那么简单——
这句话的修辞很精妙啊。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彷徨无措。
这里是书信体啊,第二人称的使用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说服效果。
啊……是个悲惨结局,有点遗憾,不过说起来前面好像有个伏笔对应。
……
……
……
行了行了,铺陈堆砌了这么多,不就是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吗?OK,阅读理解满分。
脑中小剧场让我开始害怕,我的重点全然不在文章的具体细节上,边看边做着套路式的分析,迅速扫读,然后提炼出主题,是文学类作品如此吧。深吸一口气,我又拿起了一本社科类型的书。
可怕的情景再现——像是大脑中被预先植入了一种算法程序,眼睛对所看到的段落文字进行扫描,每个段落我开始如同流程图一般进行处理:
一篇文章摆在我的眼前,我只需要知道它的主旨、中心思想,至于细节方面的内容如果对主旨有用的,那它则被赋予了仔细阅读的价值,反之则无。
对于那些繁复冗杂的句子,我的眼睛自动选择跳过,以豁免思考推敲所带来的负担。
就这样当我合上书籍,阖上双目回想我这半个下午的收获时,我惊恐地发现脑海中竟回忆不起任何细节,有的只是模糊的轮廓,当我想走进看清它的模样却只有零碎的套路分析,层层迷雾横亘在我们之间,这种感觉是如此的不真实。
我知道了,这是被高考阅读高度驯化后留下的后遗症。
02.这是病,挺难治
从小到大语文的现代文阅读一直是我的瓶颈,一篇分值为15分的阅读理解,我能扣掉一半的分数。阅读答案的推导过程总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也曾课上课下无数次充当刺头追问老师“为什么这样的答案是错的?”这时候老师一般会翻翻他的教师稿,找到答案,语重心长地根据答案逆向推导一遍。我不解,继续死磕。他推了推黑框眼镜,温柔地告诉我:“不要太钻牛角尖了哦。”
So,语文老师习惯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答案,结果就变成了所有学生在猜老师是怎么想的,大伙又没有读心术,就造成了提分难的尴尬境地。
等到了高三正式接触应试的阅读模式,我才知道阅读是有套路的,这种江湖流传的套路可以让你在短期内迅速提分。
下面我就以老舍的《想北平》中一段文字举例这种高考阅读中速读法:
预先被植入了概念,譬如描写、举例等等手段都是次要信息,看到就跳过;以“但是”、“然而”,“所以”这样的词语为分界线,自动忽视前半部分,重点阅读后半部分;冗长的句子提炼主谓宾,跳过副词等修饰性词语,处理过程中不能掺杂丝毫自己的情感,因为你的情感很有可能跑偏,只能从词句中推导出作者的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按照这样的切割方式,阅读理念,将一篇文章剥皮扒骨,冷血地提取出了其中的骨干,剩下的血与肉一并剔除,就能大大简省阅读时间。
日复一日重复训练,不久你就会对所谓重点信息格外敏感,这段500字左右的文字,任何人都可以在10秒就能读完,不吹不黑。
让我们把情况推诸极端,为了得到“重点信息”,我甚至可以省略读书过程,就算我没有看过《悲惨世界》,短短几分钟在百度百科中对内容简介的浏览依然让我对大致了然于胸。
对于书籍,只需要了解它的梗概。对于具体内容。只需要拣出那些流传甚久的金句,了解它的出处,怎么用,用在什么类型的文章。而关于这本书具体的内容细节有用吗?或者换一个问题,看了我能涨分吗?不能,有这时间还不如多背几句名人名言。好,那它就没用。这就是许多高中生没有积攒的阅读量,却依然能做好阅读题,写出高分作文的原因。
03.阅读答案谁说了算?
读者?
读者决定答案——一种非常理想的现代文阅读中命题和答题之间的关系,真正让你深入分析理解文章,获得自己的看法。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依据何来?可行性太低,Pass!
作者?
举个真实的例子,福建某年的一篇高考阅读15分的总分,作者只拿1分。其中有道题,“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每个高三考生都非常明白这是一道典型的关键词语含义题,答一个本义,一个语境义,有可能的话再看看和中心义有什么关系,没有的话再看看和段落之间的关系。可作者说当时写作的感觉摆在那,这么写很通顺。作者写作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淌,具体手法很多也都是信手拈来,不去刻意为之。你要把这种脑筋急转弯似的说法作为阅读答案怕是要被广大考生和老师骂死。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作者对答案也没有丝毫的话语权。Pass!
命题人?
真正的命题从题目到答案是要符合背后一套严密的命题背景,可是如果执行命题者的独裁主义,置作者的情感不顾,那么命题人和作者的重重争议很有可能将自己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聪明的命题人当然不会这么做,Pass!
因此,命题人需要一种方式建立答案产生的合法性。什么是雷打不动的,白纸黑字的文本,所以大家默契地遵守同一套准则——从文本中找答案。公式就此推导而出:
白纸黑字的文本+既定的答题公式=答案
久而久之,应试阅读中读者的权利被剥夺,失去了和书对话的能力,只是成为了文本阅读的被动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套路分析,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做对题,不需要产生额外的情感。高考前刷历届真题能看到命题者试图在做创新,努力弱化这种套路性的东西,但究其本质只是换汤不换药,题型变了,套路依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学生的高分,老师绞尽脑汁去摸索套路,适应变化,预测出题方向。为了正确答案,学生努力去做一种迎合性的阅读,迎合题目,迎合答案,迎合出题者,却丢了自己。
04.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却没收获应有的能力
考试阅读如此,滋养我们这三年的教科书式的阅读亦难辞其咎。那些选文,也都是一两千字左右的文章,一本课本至多25篇文章(夹杂古文、古诗词),还有些课文不考所以不上。粗略估计三年阅读字数:2000x15x6=180,000,不能再多了。18万字什么概念?120张印满文字的A4纸,1cm的厚度都不到。
量少不提了,质更是令人堪忧,诸多选文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一眼就可洞穿主旨,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变得浅薄,也养成了浮躁的阅读心态。量少质次,悲观的阅读现状从根基上造就了阅读素养的滞足。
你会说,教科书优中选优,是精华,我也看到了编写者们努力想将经典融入书本的尝试,比如《边城(节选)》,《变形记(节选)》、《瓦尔登湖(节选)》等等,他们尽可能的希望经典润泽广大青少年浮躁的内心。可是迫于高中繁重的学业压力,更源于一种任务驱动的阅读。阅读学习那些精华文字也不过是浮光掠影和浅尝辄止,却缺乏了整体性的认知。薄薄的两三张纸节选文字,再怎么繁花似锦,又何以承载原著数百万字的厚重和磅礴?
这种对于激发学生细读和探究的欲望的尝试,在框死的考试方式中苟延残喘,然后湮灭在了“碎片化”和“浅阅读”的大时代浪潮下。
上一次捧起名著不知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小时候看《悲惨世界》哭了好久,主人公的处境仿佛与我休戚与共,而现在我需要做的只是一个冰冷的局外人,不需要共情,成为了一个冷漠怪物。某宝上淘一本薄薄的《一口气读完经典名著》,给自己贴了个“我也算是读过经典巨著”的tag完事。
流传的名著经典们,现如今蜷缩在书店的一隅,你要真有这份情怀,若没有足够的恒心毅力仔细巡查每一个角落,通常难觅其踪。大家冷眼置之,经典嘛,又不能当饭吃。相比之下,那些一进门就能看到的速成书籍,身着花枝招展的外衣,宣扬着振奋人心的口号,沸腾着每个蠢蠢欲动的灵魂,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耀武扬威。
所以当我看到那些厚砖时,我会望而却步,进书店或者图书馆不再是那个幼年的那只书虫,捧着一本书能坐在角落看一个下午。我开始青睐于那些速成、个人提升类的书籍,它们向读者兜售厚黑学、成功学,阅读它们仿佛让人抓住了向上攀爬的井绳,获得和大佬们一样的高度。我的目光也聚焦于那些手机上1500~2500字的快餐文章,而过厚的名著、冗长的文字会让我头昏脑涨。
这个下午所希冀的和书做灵魂的汇合也理所应当地化为了泡影。我拥有供我支配的时间,却不能做我想做的事。因为我和它之间现在是如此不平等的状态啊!我做了一个暴戾恣睢的统治者,从书的厚度、类型不假思索地对它进行生杀予夺。我也做了一个冷血无情的刽子手,身边堆砌着扒皮抽骨后留下的文章骸骨,阴森可怖。
怎么办?我只能再次把这些书束之高阁,拿起手机看着阅读量10W+的朋友圈爆文,仿佛这样能让自己更安稳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