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意:
孔子说:“喜欢勇敢逞强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对不仁的人憎恶太过,也是一种祸害。”
一个人好勇,还厌恶贫穷,这就是产生祸乱的根本。勇,本来是一种好的美德与品性,但如果人无所畏惧而又对所处的穷困环境极度厌恶时,就容易对社会产生各种不满,不肯踏踏实实地求得自己该得的利益,因而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来。
当一个人没有仁心没有道德,如果周围的人对他表现出极度的厌恶与反感,本身他就没有什么包容心,再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容易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对周围造成破坏与不良的影响。物极必反的道理,因而对各种性格的人要有不同的相处方式与方法,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混乱。
固然这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用孔子的礼制观,应该用礼来规范制约人相互的行为,引导人把智勇仁义用在合宜的地方。
遇到这种有着种种性格缺陷的人,没必要去揭人的伤疤或者去激怒他,要去引导他走上正确的道路,包容他的妄念,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孤立把他当做社会的另类分子。
统治方还是应该找寻到问题的源头,解决问题教化民众。大众也应该对他人抱有包容之心,不能有一点小错误就一直逼迫,给人以改正的机会。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争执,一点嫉妒一点斥责,在某种环境的影响下,就会发酵而成大事故。
网络暴力亦是如此,用巨大的声量来攻击别人的人,往往只是跟风看热闹,于无意间推波助澜,而更可怕的是他们对事实的真相根本一无所知,只是源于捕风捉影的信息。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没有了正义的衡量没有了正常的秩序,势必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对个人或者对社会。
学校的问题少年,如果就把他做为普通一员,发现他的优点请及时表扬赞赏鼓励之,尽量压制忽略他的缺点,这样他更容易溶入集体中向大众靠拢。而如果一味地排斥孤立他,强调他的不善,只会强化刺激这种性格,令他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反过来,当他人对我们提意见的时候,我们要虚心接受,反思自我,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与作为,如果能够尽量给周围的人以好的影响。家庭的言传身教,老师的躬行自践,都是很好的榜样,尽自己的一点力去影响更多的人做正确的事。
朱子曰:“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 贫富与为富不仁,本身就是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这都需要把握好适宜的度,维持好微妙的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