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颠沛流离

作者: 小胡吖O_o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07:37 被阅读0次

                澄澈的“故园心”

——浅谈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的杜甫此时也已卸职,离开长安,稽留夔州,对故园故土的思念,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使得他触景伤怀,“秋兴”而作。杜甫之诗,沉郁顿挫,气势万千,饱含忧国忧民之情。“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兴八首(其一)》是八首中的起兴之作,融情于景,情真而意切。

附:作品(一)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②。

江间波浪兼天涌③,塞上风云接地阴④。

丛菊两开他日泪⑤,孤舟一系故园心⑥。

寒衣处处催刀尺⑦,白帝城高急⑧。

注释:

①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②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③兼天涌:波浪滔天。

④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

⑤丛菊两开: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夏离开成都,秋居云安,次年秋天又稽留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⑥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⑦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⑧白帝城,即今奉节城。砧:捣衣石。

寒露凋伤了枫树林,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

江间的波浪连天涌起,塞上的风云接地阴沉。

丛菊两度开放忆往昔感伤落泪,孤舟系在江岸像系在我思念故园之心。

赶制寒衣家家在动用刀尺,白帝城高处听到夜晚捣衣的砧音。

杜甫草堂

“露水”晶莹剔透、“枫林”火红,看似美丽动人的秋景,实则代表着寒秋的到来。当玉露寒凉,凋伤枫叶,落叶飘零,萧瑟颓丧,诗人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的身躯,自是思绪万千,痛苦无奈。“巫山”、“巫峡”之地迂回曲折,地势险峻,“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萧瑟阴森之意倍增,“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首联作者通过意象叠加,将秋日典型意象“玉露”、“枫林”与“巫山”“巫峡”的意象相叠加,营造了悲凉萧森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感秋伤怀、疾病缠身而悲苦无奈的心境。

江间波浪滔天,由“江面”到“天空”,塞上风云盖地,从“天空”到“地面”。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空间上的辽远壮阔,视角的转换,充分展现出长江的壮阔与塞上风云的奇异之景。波云诡谲,反覆无常的山水之景,就如同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起伏不定的唐朝国势,杜甫见证了自己祖国由盛而衰的历程,繁华绮丽的国都长安,也因战乱与纷争,“城春草木深”,四处是杂草幽深的颓垣了。国破而家亡的杜甫漂泊异乡,疾病缠绕,仍忧国忧民,“孤舟一系故圆心”。

“丛菊两开”,丛菊两度开放,暗示着杜甫已经离开长安两年,他先后从云安辗转漂泊到夔州,此时“两开”开不仅意指两次开放,也暗写了地点的变换,空间的转移,四处流离的感伤之情呼之欲出,故回忆往昔岁月而不禁潸然泪下,孤零零的小舟系在岸边,当船一旦落定,便是牢固而坚实,此刻“孤舟一系”的尘埃落定,如同作者的心被故园紧扣,无从剥离,也不愿剥离,唯有沉痛的思念之情。

“寒衣”催“刀尺”快快裁剪,“寒衣”“刀尺”皆为物,自然无法催促对方,这里急迫的均是诗人,“处处”可见秋已深。“白帝城”高但挡不住阵阵急切的砧声。寒气逼人,秋色渐浓之际家家户户忙着制衣捣衣,绵绵情思无所寄托,漂泊流离的感伤,对故园深切的思念之情喷涌而出。

首联意象的叠加,融悲情于客观物象,凄清萧瑟;颔联视角转换,变幻万千,“长江”与“巫山”的壮阔现于眼前,局势的动荡与不安也牵动诗人的忧思,颈联“菊花”两度开,时空的变化,日益牢固的“故园心”;“寒衣”催“刀尺”,“暮砧”声“急”,催动着作者归乡的心。无论是气势磅礴的“长江”与“巫山”,还是悲切的“玉露”、“孤舟”、“寒衣”、“刀尺”,多重意象的叠加,建构了一位疾病缠身的垂暮之人澄澈的“故园心”。

相关文章

  • 杜甫的颠沛流离

    澄澈的“故园心” ——浅谈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的杜甫此时也已卸职,离开...

  • 答疑 | 如何评价杜甫

    如何评价中国诗词史上的“诗圣”? 不通读杜甫诗作,不了解安史之乱那段颠沛流离的人生,怕是难以成文。 杜甫老先生死在...

  • 诗说杜甫(一)

    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一生颠沛流离,落魄失意,饱尝忧患。即便如此,“位卑未敢忘忧国”,杜甫未...

  • 左品草堂,右思杜甫

    恰好,与杜甫居于同一座城市,锦官城——成都。 在我看来,杜甫对成都是抱着知遇之恩的。多年的颠沛流离,漂泊无依之后,...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 安居后的杜甫,接...

  • 夜读·唐诗(20)

    可以说,是战乱催生和深化了杜甫的诗歌创作。时值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的杜甫,一路上目睹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太多伤害。...

  • 杜甫:浮生最美的,不过相逢那一瞬间

    杜甫生活的那个时期,已经错过了盛唐的繁华,一场安史之乱,让杜甫和所有人一样,离开家园,颠沛流离。都说乱世人命薄如纸...

  • 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当一代诗圣遇见千古贤相

    文/南晚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是杜甫定居成都后的第二年。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杜甫,趁着春天的好风光,...

  • 诗圣杜甫,官场朋友很多,为啥参加科考却落榜?以至于晚年很凄凉

    杜甫一辈子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甚至直到他离世,都是在他漂流的小船上。要说杜甫为什么这么穷呢?他出生在那个繁盛的唐朝...

  • (六)杜甫凭什么是诗圣?

    杜甫凭什么是诗圣? “杜甫的一生正处于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的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甫的颠沛流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yy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