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慢慢
奥运选手常有,而傅园慧不常有。这一届的里约奥运会,因为有了傅园慧的存在,整个画风都变得不太一样了,不再只是一本正经的"感谢CCTV,感谢MTV"云云,也可以在逗逼风及自然风之间切换自如,瞪大眼睛、露出牙齿,笑得癫狂而用力。人们被不一样的傅园慧所吸引,也好奇这个小女子背后所拥有的"洪荒之力",究竟是什么让她甩开一个运动员的包袱,能够在镜头前自如地做她自己?
1. 傅园慧:一个真实的人比好人更可爱
傅园慧的魅力在于,她很真实,真实到让你想要抱一抱她。
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
赛后,记者告诉傅园慧:"你游了58秒95。"
她立刻张大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被吓到的表情:"我有那么快?我很满意!"
记者接着问她:"你觉得自己今天这个状态有所保留吗?"
傅园慧:"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我心满意足了,哈哈哈。"
记者再次追问:"你是不是对明天的比赛也充满希望?"
傅园慧笑着摇摇头:"没有,我已经很满意啦。"说完一路尖叫着跑开了。
记者反复追问,期待她能说出一些套路式的答话,但很显然,傅园慧更愿意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老好人。她直言训练好辛苦,哈哈笑着表露出对现有成绩的满意。她并不刻意取悦镜头,也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待的奥运队员所"应有"的样子——好胜、拼搏、力争第一?不,她坦率地一笑:"我已经很满意啦。"
她回答完毕,就立刻掉头跑开,与镜头、观众、记者都划开了边界,将他人的情绪留给他人,自己的情绪留给自己。这种清晰的自我边界感,让她得以自如地成为她自己,就像她在微博上所写的那样:"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风格与热度,不要再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了,去做个咆哮的小园园吧。虽然看着狰狞了点,可是毕竟开心哪。"
相似的一番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早在50年前他的《论人的成长》一书中就说起过:"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傅园慧未必知晓这番话的出处,但她已成为最好的践行者。围观的人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好一个清新脱俗的耿直girl!"
2. 探究洪荒之力的来源:家庭的爱与滋养
家庭教育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傅园慧无疑生活在一个非常民主的家庭环境之中,父母不专制、不溺爱、不忽视,相反,给予了她极大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在奥运会预赛之前,傅园慧与父母在微信上一直聊到3点多,她在压力面前,第一反应是向父母寻求帮助与支持,这是他们之间拥有良好关系的表征。父母可谓是她安全感的来源,为她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是她在外比赛之际的心灵庇护。
5岁那年,傅园慧罹患哮喘症。出于希望女儿强身健体的愿望,父亲将她歪打正着地送进了游泳的大门。自那之后,傅园慧越走越远,一路摘取荣誉与桂冠。她的父亲一方面鼓励女儿的成长,没有将她困囿在自己身边,而是鼓励这种自然的分离;另一方面,也始终没有忘记初心,不求其它,唯愿她身体健康。
2013年春节,傅爸爸祝愿女儿"健康快乐,别的都不重要了,一切顺其自然就可以,只求身体健康。"
当女儿压力爆棚,傅爸爸告诉她:"加油啊,不要有压力,享受比赛。"
女儿在50米仰泳中获得冠军,父亲为之赞叹与骄傲:"宝贝,终于愿望成真了,太棒了!"
他并不惧怕亲子间的分离,而是鼓励女儿振翅高飞:"长大了,可以飞起来了。"
他也欣慰于女儿终于学会了宽容。
在女儿疲累想家的时候,鼓励她继续坚持。
女儿于奥运半决赛后意外走红,他赞赏她的纯真。
看得出来,傅爸爸是一个很懂爱也很会爱的人,他将"父亲"视为他这一生当中最好的工作,很有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他给予女儿无条件的爱、基本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在这种安全基地的保障之下,傅园慧无须任何人格面具或防御式的伪装,她在家庭中得到了极大的爱与滋养,能够完全地去做自己。她也将这种滋养传递出去,唤醒人们沉睡的、久违的心声——
"或许,我们亦有力量与希望,重新成为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