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究竟应该怎样读?
小的时候,大人告诉我们,书,要背颂,所以我们不管知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意思,只管每天背诵,背下唐诗,宋词;背下三字经,百家姓;背下每一篇小学课本上的课文。
初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文章要理解,要知道它的中心思想,它的段落大意。我们就在整篇文章中找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高中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有庞大的阅读量,读《四大名著》,读《老人与海》,读《我的地坛》。还要我们抄下优美的句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据说,高考阅作文的老师喜欢。所以我们拼了命的记忆这一个个排比句,比喻句,顶针句。在考试的时候,似乎生怕忘记似的,不管与自己的作文内容符不符合,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将它誊抄到自己的卷子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
大学,终于没有再告诉你,如何去读书,也不用为了考试,而去记忆那些所谓优美的句子,更不用强迫自己找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索性也就当回东风,调侃自己说,“东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是的,在大学的时候,好多人都放弃了读书,也不会读书,于是更加不读书。
或许,好多人还是在“读”,但是此“读”非彼“读”。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信息很是发达,网络上有着数不清的“八卦文”、“暧昧文”、“娱乐文”,大家总是抱着好奇、八卦的心理点开,扫视几眼,为的只是图眼前的一乐。有的整天沉迷在像《很纯很暧昧》、《校花爱上渣男》等等一系列的yy意淫中无法自拔,美其名曰,自己也是在读书。
1、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读书呢?书,究竟应该怎样读?
有些人,读了好多的书,中国的,外国的,现在的,近代的,古代的,著名作家写的,非著名作家写的,都读过,并且每一本书的故事都可以详细的叙述下来,这种人,往往被人称之为“大神”。他们有着别人所没有的读书速度,记忆能力。是的他们很厉害,我也很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真的懂读书吗?他们确定自己知道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他们知道作者通过那些个故事,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吗?在故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吗?
好比方说《红楼梦》,读过的人,应该有不少,甚至于好多人都多里边的故事耳熟能详,里边的诗句或许也可以信手拈来。可是你们知道吗?世界上存在着这么一群人,人们称之为“红学研究会”,既然大家都读过了,对于里边叙述的故事,都倒背如流,何必浪费时间去研究它呢?但是就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不断去在那本书中找到不一样的东西,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断地寻找着各种历史典籍,找清史,找作者的身世,找文中每一个在可能蕴含着的另外一层意思。有人甚至研究这本书,研究三年甚至五年。不同身份的人又在其中找到好多信息,医学的、药理的、化妆的、建筑的等等。鲁迅先生将之称之为“百科全书”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2、读书很简单,也很复杂。
读书,我们不仅要看的是这本书的本身,还要关注书背后的故事。我们要尽可能的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求证,写下去的文字是否公正。一个好的作者,同样也是一名好的读者,他读的是世界,读的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我们作为一名后来者,我们要读懂他们的文字,我们就要,沿着他走过的路,重新走一遍,去思考,去求证,以作者的视角看时间,反应最真是的内心。
还好在我们前边有着一大批优秀的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刘心武先生,北京大学蒙曼教授等等,他们通过对《史记》、《吕氏春秋》、《四库全书》等等一系列历史文物资料的研究,不放过任何一句话,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一步步不断将中国历史文化剥离开来,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在读历史著作的时候,不只是去通过它了解故事,而是去一步步地接近历史的真相,为了这个真相,他们要翻阅海量的历史典籍,不论野史,还是正史,就像是一名大侦探一样,找到天衣无缝的证据,竟可能地做到,铁证如山。
3、读书是为了与作者发生共鸣,达到心灵的契合。
这样读书不累吗?或许有人会这样问。我只是想通过这本书,找到自己想要的某些方面的答案,我不想去求证它,只要它对我当前有用就可以。
当然每一个人读书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读后的感想也是不一样的,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经历,在看同样的作品的时候,想到的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书本背后的故事,我们就无法真正的了解这个作品,我们只是会把它当做一个个我们都是认识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的话语,就好比在很多的现在玄幻小说中提到的,很多的传承,都是要通过文字来表达的,而那刻有前人的感悟的石刻就摆在大家的眼前,可是好多人都无法进入,也就无法得到传承,只有真正与其产生共鸣,达到心灵契合的人才能得到传承。
同样的,我们要从一部文学作品中得到我们想要的,就要做到,首先融入其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契合。
end
全文只是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探讨,希望大家一起在“读书”的这条路上,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