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尔维诺《美国讲稿》
文/ 思
巜美国讲稿》即卡尔维诺的诺顿讲稿《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在这本书里,我们会惊叹卡尔维诺的阅读海量,及涉猎的广博,包括科学、物理、哲学、政治学等等,正如常听过的一句话,一个好作者,也是一位好读者。他也让我们联想到创新文体的博尔赫斯,从卡尔维诺的口气,他不是秘密从心底师从他,也一定受其启发。他们都是创作短故事的楷模,语言清晰简洁,并终其一生试验和创新。
读这本书受益匪浅,是卡尔维诺写小说真正的方法论,及注意事项。虽然从未写过小说,但不妨碍我从欣赏者的角度去深入体验,如同诺顿讲座的另一位帕慕克先生,他的讲稿巜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让读者的受益。
一
比如如何做到轻逸?虽然卡尔维诺提到三点,但以我阅读写作诗歌的经历,我认为从语言方面着手,或许有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多用不及物词语,少用及物词,就与现实的距离遥远了;
2,及物时用隐喻、喻体,比如女人用花儿取代,强烈情感用闪电取代……
3,多描述不可见的想象,非实体,比如展示前意识恍惚状态,一种心理流、幻想、顿悟来临前的捕捉,用诗意的语气、半真实半虚幻描述过程而非论断……总之,尽量让词语自己开口说话,非人强加的观点和观念。
4,因为含有情绪、情操、想象的语言、文字就含有诗的本质。一个含有诗的本质的文本,一般是显得较为轻逸的。
5,用新鲜词语、创造新的词语组合句式,不要套用陈词滥调,这样对阅读来说,就保持了一种陌生感和惊喜发现,也让它显得较酷,与太过熟悉的现实自然拉远了,这种陌生的遥远感也会给人以轻逸的感觉。
6,多用神话,想象,还宜用短句。除了祈使短句,其它短句承载的气息一般不像长句那样负重,令人喘不过气,也显得较为轻逸一些吧!应该还有许多补充,一下想到的就这些了。
关于轻逸,我想起了瓦雷里还是马拉美一句名言:不是像羽毛一样轻,而是飞翔,飞翔……
二
尽管,卡尔维诺在本书最后一章“开头和结尾”中,似乎特别提到了福楼拜的《情感教育》这个故事的结果,又仿佛有意无意示明了某种联系和因果,他说:
【《情感教育》中,福楼拜用四百页的篇幅几乎“同步”描述了福赖代芮克青年时代的爱情、巴黎的生活和当时的革命情形。小说的结尾,福赖代芮克和一位老朋友谈起自己年轻时的一桩愚蠢而荒唐的往事:下妓院,但他胆怯的性格压倒了他那强烈而轻率的欲望,使其慌忙逃离那里。……“那是我们经历中的精华!”他的朋友说道。“对,也许真是这样。那是我们经历中的精华!”福赖代芮克说道。这种结尾回顾整个小说,回顾那些充满情感、事件、等待与期望、犹豫和冲突的日子,最后这一切都化成了灰烬。】
不,这不是结束!我始终认为,这是主人公某个时间点的感受,各种酸辛甜蜜一起涌来,聚焦在尖顶的刹那感觉,但,仍不可抹去那由无数个点汇集的人生,我相信时间从某个意义上对我们来说,不是线,是点的分散和与之对应的片面感受,我颂扬那一个个点,将它抛洒在宇宙的黑暗和寂寂中,我珍视它的珠光与桂冠,某些时候,我们不应把它们连缀成线,不是吗?
小说中该有个总结性结尾吗?我想,很多时候,小说要结尾是因为它必须有一个形式的中断,就像吻合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带有悲剧性和无奈的性质。但另一面,生活仍如一辆纺车,“叽叽”不停旋转,纺出人类事件、思想情感纠缠着的丝线,永恒持续……
或许,一些小说永远试图厘清这种有限和无限性的关系,福楼拜再一次机智地把我们抛入到这种关系中去感受,还原,就像《战争与和平》中,战后,人们仍然要生活、经历、体验得失悲欣,生活与被生活……
以文学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它有了这个看似离奇又非常理所当然的宇宙观,如马拉美所言 : “让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结束一本书。这本唯一的书应该是对地球的俄耳甫斯风格式的解释。”是的,对于诗人,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 我们消亡,宇宙仍自在歌唱……
2019/03/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