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岁:叛逆、冒险、勇于尝试
这个年龄经历的变化:
开始关注全球话题,并能够对其他人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对超自然现象感兴趣。
会更加投入到恋爱关系。
对性越来越感兴趣、对暴力和强奸的敏感性增加。
可能会有情绪问题,这几年是青少年自杀事件的高发时期。
渴望获得自由、尊重、希望担当重任。喜欢与聆听自己想法的成人交流。
家长的作用: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价值观的成人。
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不愿意与家长交流,但是家长仍然要想方设法获取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比如可以用写信、写卡片、发信息等方式。
家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与孩子谈论他们的恋爱观。
寻找机会,鼓励他们去探险,这样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16——17岁:标新立异、理想化、不切实际
这个年龄经历的变化:
有理想化的倾向。但很难做长远打算。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
智力不断发展,能理解似是而非的、夸张的、含沙射影的、讽刺的说话方式
关心控制、责任、自由之类的问题
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
不再纠结“我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
可能很难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的作用:帮助孩子发现他们未来的可能性
家长要协助孩子寻找自身的独特的才能和性格特征,让孩子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
邀请一些值得信任的成人来帮助你发现孩子独特的才能和性格特征。
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家长要指出孩子的行为违背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来劝阻他们的不良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不现实,而且又多变,家长要给予理解,这是孩子在寻找自己与社会的联结。
17——18岁:关注未来、积极主动、对未来有畏惧心理
这个年龄经历的变化:
情绪上逐渐开始稳定
可能会过于浪漫化或者危言耸听,把情形看的过分严重。
对时事以及社会问题很敏感。
孩子的“成人感”更强烈,想要自己做主。
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适时的做出妥协。
家长的作用:仍然需要父母的鼓励、支持、肯定和照顾
家长仍然要给予孩子希望,相信孩子“你能做任何事情”,这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心理支持和勇气。
教会孩子平静下来,告诉他们没必要现在就弄明白整个人生。帮助他们确定最初要走哪几步。
与孩子谈论将来的人生,并帮助他们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当孩子面对困境时,家长不要急于给予孩子帮助,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应对困境,当孩子觉得吃力的时候,再给他们建议。
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空间,家长的角色已经变了,做好支持者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