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心理舒适区,这个词语很早就有接触过,但今天算是对这个词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记得很多人都会朋友圈写到走出舒适区,想想口号谁都会喊,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但新的应对方式,能够让她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学以致用:
说个在我自己身上的小例子,每天下班回来我其实是可以有好几条路线选择,因为经常走常规的那条,就变成每天机械式的走那条路。可是后面发现,其实可以尝试走另外一条路线,更快既不用等红绿灯,也不怎么塞车。我想想这就是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不愿意去做新尝试,自己并没有做最优选择,真是值得深思啊,还有多少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