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首《生僻字》在网络迅速走红,曲调简单轻快,歌词朗朗上口。
这首歌,语文老师一定特别喜欢。想当年,对于这种生僻字,老师是特别列出重点学习的。现在有了这首歌的总结整理,直接拿来边唱边学,可以省老师多少功夫。
中国汉字,五千年历史,落笔成画。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一平一仄谱写成诗。
优美旋律自宫商角徵羽,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且不论这首歌,词作得怎么样,但是传递出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多久没有提笔写字了,你还会写字吗?
作为中国人,你能写好一手中国字吗?
读了这么多年书,哪些字依然不认识?
出了校园,提笔写字的机会少得可怜。有了手机电脑,似乎打字更能派上用场。
打字多了,有的字在脑海里只剩下了轮廓,好像是这么写的,怎么突然忘了,到底怎么写,手机拿来,打个拼音。哦,是这样。
写字,似乎成了一件颇感吃力的事,更别提流畅了。
书信在这个年代都快绝迹了。
纸笔久违,书写神圣。
不知以后会不会不用再学写字,定能让不少人激动万分吧。
想想学写字的时候,简直痛苦万分。
记得我那时学写字,从天亮写到天黑,边哭边写,一个字写了又擦,擦了再写,纸都破了,手也起了茧子。
现在便捷的生活方式,笔都很少碰了。以前写文章至少还执笔打草稿,现在直接用手机了,写完复制粘贴,确实效率。
偶尔闲下来写的字,也是龙飞凤舞,潦草不清,就像杂乱的心一样,静不下来,自然写不出工整漂亮的字。
倒是父亲一直都写得一手好字。写字也是要有仪式感的。父亲写字依然用的是钢笔,写之前会给墨囊加满墨水,用手轻轻一挤一放,墨水被吸入墨囊,等待一个文艺人将藏于笔中的底蕴染于纸上。
每次写字,父亲都是端正地坐在书桌前,说是写字就要有写字的样子。若只是自己写写看看,为了节约用纸,只要纸上有干净空白之处都能为父亲所用。

书写是有温度的,即使随意书拓也要笔画精致,所有的情感都聚焦在一笔一划上。父亲写字的时候,就是这般专注,落笔生花。字如其人,也是修行啊。
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段话:书写不仅有练心练人的作用,它还联结了世界的另一方,带着人的感情温度,承载着世间温情。
中国的文字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每一个字都含有丰富的寓意,而不是简单的符号。读古文的时候,虽然有些拗口或者不解,但依然不影响与圣贤在思想上的交流。这就是文字传承的力量。
书写之时亦是灵魂在对话,有情感的流动。曾经一封家书,见字如面,能让人欣喜万分,也能让人热泪盈眶,是因为抒写的人赋予了文字生命和情感,读的人就能感受得到。
作为中国人,还是要把汉字传承下去。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想想自己中文的词汇量是否够了?闲暇之余,提笔多写写字,也当修身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