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益书社
《答欧阳崇一》2

《答欧阳崇一》2

作者: 樱苔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23:00 被阅读1次

思日睿,睿作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思其可少乎?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正是自私用智,其为丧失良知一也。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绝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

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

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

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

所以认贼作子,正为致知之学不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

此段仍然提到了“良知”是根本、天理之意,类似于“正道”、不偏不倚,纯正端直产生的。从良知而产生的思考便会简洁、易懂,不会很歪曲、烦扰复杂,所以也只管是从本意产生的想法、念头。

可能也适用于当代面对诱惑的情况下该怎样做出选择吧。

相关文章

  • 《答欧阳崇一》2

    思日睿,睿作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思其可少乎?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正是自私用智,其为丧失良知一也。 良知...

  • 《答欧阳崇一》1

    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大抵学问工夫只...

  •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八

    《答欧阳崇一》一章篇幅较短,其中心意思是"万物皆备于我心"。 欧阳崇一(公元1496——1554年)...

  • 传习录学习第17

    《答欧阳崇一·良知与见闻》 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礼部尚书,阳明先生重要弟子之一。 先生区分过...

  • 答欧阳崇一书

    面对欺诈欺骗我们要放平心态,不要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这样的话就违背了自己那颗良知的初心。“吃亏是福”要用一颗良知...

  • 答欧阳崇一书

    我们不要总怀着恶意去猜测别人,遇事多想想别人的好,不是有句话说心里想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所以我们要修炼好自己的心,做...

  • 答欧阳崇一书

    感谢焦作公司薛经理的分享。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保有一颗纯正的心,不要猜忌别人和欺诈他人,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正心诚意...

  • 《答欧阳崇一书》

    关于《答欧阳崇一书》最大的一点感悟是学习与见闻、良知的关系,德行良知并不是由于多见多闻,如果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 致良知-答欧阳崇

    生活与工作中我们要坦诚对待他人,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要欺骗他人!以诚信立足于社会!

  • 《传习录》摘抄: 答欧阳崇一(2)

    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正是自私用智,其为丧失良知,一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欧阳崇一》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q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