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生活简诗每天写1000字
老乔聊诗之十二: 尊重每一粒粮食吧——聊《悯农》

老乔聊诗之十二: 尊重每一粒粮食吧——聊《悯农》

作者: 九月流云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07:55 被阅读43次

  1.李绅的《悯农》诗

  唐代诗人李绅曾写过《悯农》诗两首,其一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他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此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诗的意思是说: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滴滴在庄稼地里。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

  朱子家训中,有句名言,与《悯农》诗一样,有着劝诫浪费的意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只是有着讽刺意味的是,最初我了解这句话的来历,是看电视上和珅说的,在他家每当吃饭前,就要让全家人念这句。他贪婪无比,敛财无数,还懂得这样珍惜财物,于我们,更是应当如此了。

  2.想起还在家种地的二哥

  我家世代为农,自小,看惯了父母哥嫂田间劳作的辛苦。日出而作,月落而息。但关键是,这样忙忙碌碌,所得并不丰厚。土地还没包产到户前,还是大集体的运作方式,一年到头分的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地瓜,也不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还需要稍微外借一点儿粮食,才能勉强度日。

  土地承包之后,情况好了起来。家家户户有余粮。乡亲们留足一年的口粮,然后把剩余下的粮食卖掉,贴补家用。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再没有了进钱的项目。

  这些年,种地根本不赚钱,一年下来,每亩地除去浇水、施肥、农药、种子等的费用外,能剩余一千元钱算是好的。我家现在只有二哥一人在家种地,原先是有5亩多,因二嫂到我所居住的小城给侄子看孩子,二哥一人种不了那么多,就转租给别人种了一部分,现在还种着3亩多地。照一亩地一年纯剩一千元算,3亩地剩余三千元,加上另外二亩地的租金共1600元,一年所得4600元,这是二哥一年所有的进项。

        正月初三去看二哥时,我给了他几百元钱,二哥推让不要:“我一个人在家也花不了多少,日子过得去。不像你们们在城里,用钱的地方多。”最后,在我坚持下,二哥才接下了。虽然我们几个在外面的觉得二哥日子过得不容易,可二哥还挺满足。正月二十七。我们几个一起回去给二哥过生日,喝酒时,谈起了现在农民的生活,二哥还说:“现在政策好了,过了60岁的每个月国家还发175元钱养老金。这就很好了,种着国家的地,国家还给钱花。”说完他嘿嘿笑着。可是,每月175元钱,能干点儿什么?邻居有位哥哥说:“一年吃馒头够了。”

        3.亲历“汗滴禾下土”的滋味

       多年前,我上初中时,那时家里的土地已分到了各家各户。我家那时种着十亩地。大哥在林业局工作,二哥去了东北,三哥考上了中专外出上学,我和弟弟在家上学,母亲料理一大家子的所有家务,种地的重任就落在了父亲和大嫂身上。上初中时,我有时跟着父母和大嫂去田里干活。那一次,是给玉米施肥。父亲拉耧、大嫂扶耧,我的任务是把犁洒下的化肥用土盖住。玉米已高过我头顶,进到如蒸笼般的玉米田里,不用干活也让人窒息。玉米叶子一次次划过我的脸颊和胳膊,留下一道道划痕和一阵阵疼痛。那时已快到晌午,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头上、身上的汗直流,就连脚下的土也是烫的,我穿的那又塑料凉鞋烫着我的脚,特别难受。我只好把鞋子脱下来,可土里不时会有小石头、瓦片什么的,扎脚,我不得不再把鞋子穿上。汗水顺着脸淌,顺着脊背淌,就连胳膊上的汗毛孔里,也不时汗渍渍的。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用手帕擦掉脸上的汗水,否则,汗水就会流进眼角,模糊了视线。后来,手帕上都能拧下水来,还有一股子非常难闻的氨水的气味……终于,我们施肥的任务完成,回家时,我的脸简直像一块大红布,到家洗了洗脸,午饭也吃不下了,一头倒在炕上睡下。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汗滴禾下土”的滋味。

      记得上高中时的那年暑假,大嫂因给棉花打药种了药毒,只好我替她去棉田里打药。那是我第一次背药桶子。那么重的药桶子背在肩上,勒得我肩生疼,好不容易打完药,我左侧的整个胳膊都是青紫的了。汗水顺着额头、眼角流下来,用手抹一把,混合着药水的味道,异常难受。仅一次两次这样的经历已使我痛苦的记忆这样深,可我的父亲、我的大嫂,以及千千万万的乡亲们,一辈又一辈,一日又一日,就这样辛苦劳作在这片生养着我们的土地上啊。

       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的祖辈是农民,我本身是农民出身,我还有亲人现在依旧是农民,还有成千上万的乡亲们永远是农民。尊重农民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农民,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相关文章

  • 老乔聊诗之十二: 尊重每一粒粮食吧——聊《悯农》

    1.李绅的《悯农》诗 唐代诗人李绅曾写过《悯农》诗两首,其一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2018-11-21

    今天语文学的悯农,我理解了这首古诗的含意农民种粮食很辛苦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能浪费。还学的拔萝卜。数学做的题,今...

  • 真实的历史

    唐朝诗人李绅,因《悯农》两首广为人知。 悯农(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锄禾...

  • 诗歌分享53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

  • “锄禾日当午"出自哪里?

    锄禾日当午”出自古诗《悯农》,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有两首,“锄禾日当午”为其中之一。 《悯农》一诗字词较...

  • 今日所学

    语文我们学了草字头,木字旁,还学了课文《悯农》,悯农指的是一个很辛苦的人,所以不能浪费粮食,还学了课文《拔萝卜》,...

  • 张店宴李,红斌宴杲

    7.1,周一 早早起床,斟酌时间,联吴微乔,未加油,径至农商行贷款中心,吴找保卫背头介绍,见刘洋,聊乔办理授信卡之...

  • 世界粮食日:教孩子做一个有“粮心”的人

    昨天,第39个“世界粮食日” 小时候,大家会吟诵的第一首诗大多都是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

  • 哇(σ゚∀゚)σ哇!好神奇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

  • 尊重父母的说话之道

    尊重父母的说话之道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尊重...

网友评论

  • f7a7026f5822:每一次都到您的文章都感觉特别的真切,描述的特别生动,犹如身临其境,感动,很喜欢!
    九月流云: @满天星鲜花1596617892 感谢关注。

本文标题:老乔聊诗之十二: 尊重每一粒粮食吧——聊《悯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rl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