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仔细阅读老师的文章《知识体系的立体结构》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讨论学风问题。小澡哥把第三部分的具体观点摘录如下:
1. 学风是日常生活民主、决策民主和信息民主的集成,始于日常生活民主中的自由意志。学风难免会受到公共决策民主中公共权力的影响。任何决策民主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直接民主,这恰好是学风存在的土壤。公共选择应是公共决策过程中固有的含义,是个人特别是学者们神圣的责任。学风还受信息民主化中“理性”的制约。人绝对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更不可能成为全知全能的上帝,相反,人总是受信息无知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这部分涉及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等背景知识】
2. 来自日常生活民主、决策民主和信息民主的学风,说明任何政治社会都不可离开思想市场。学风体现为从理论研究到形而上学问题转向以及从观念冒险到思想市场的转变。从思想市场来看,任何社会都可缩影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本身是稀缺资源,思想市场更是容易遭到公共权力影响,它显得极其脆弱,往往出现市场失灵,甚至人的缺场和失语。个人自然只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而无数的沧海一粟则可以汇成排天巨浪,形成学术思想共同体。后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思想共同体主要是一个跨学科的、开放的和会通的知识共同体。后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共同体有利于推动形成没有固守学科知识边界的知识演化体系。【这部分涉及思想市场、学术思想共同体、学科知识边界等背景知识】
3. 学风的自由空气会弥漫出“学识”。学识实际上是开放的思想。历史事实证明:形成开放思想永远是人类政治生活中的巨大挑战。开放思想内在地隐含一种必要的近乎于“殉道”的精神,也公开要求一种政治宽容精神。学识首先承认人人都有了解和被了解的权利,这是任何有现代文明意识的人的基本常识。学识必然包括思想自由、思想解放和开放精神。学识以信息自由为前提。信息垄断是权力集中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个人见解和判断永远是学识流动的血液。学识的核心结构是情境确认,即将“目标”嵌入“情境”之中。【这部分涉及开放思想、政治宽容精神、信息自由等背景知识】
小澡哥认为,关于“学风”的这三段文字是本文理论性最强的部分,涉及多个不同学科的概念和术语。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并不容易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