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先生《野葫芦引•南渡记》写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北平人对打仗的两种典型态度,一种是“与我无关”,就如那个“广东挑”(货郎):他也听说打仗了,可他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只要他挑着这副货担,他就拥有世界。——货担在,世界就在,真是真切,他全家的生计,就在这一挑货物上面,只要不断了这小本生意,他就觉得啥事没有,哪怕改朝换代,北平人也早见惯不怪;哪怕这一回是日本要侵华,恐怕也未必去盘算有什么不同,至少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里就有不少北平人是这样想的。
另一种是“盲目乐观”,就如孟家的几个小孩子,“他们以为战争就是这样热闹好玩,像吃虾仁面一样轻轻易易。”这不是小孩子的专利,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祁老太爷就是这样想的,备战备荒工作是做的,不过他们家里只存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因为”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说到底,还是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运气总不会那么差。
这其实也不只是北平人,咱中国人大概普遍都是这样考虑打仗这个事情的:要么与我无关,要么盲目乐观,共同处,是都显得轻率和感性。
读了《飘》后,又发现这并不是咱中国人的专利,美国人也一样。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人也有这两种态度。特别是后面一种,以为南方军队很快就能把“北方佬”打回去,大家照样过原先“农场加黑奴”的日子。到后来战争朝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才让他们明白了原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可见对打仗的态度倒也是共通的人性了。再扩大一点范围讲,其实也并不只是打仗,在一些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生,又似乎不是每个人都直接面对的事上,就容易产生这两种倾向,就如有些国家对新冠的态度松松垮垮,倒反过来说我们太紧张等等。也可见人类要真正克服“人性的弱点”,真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