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每天的更文,以读书心得为主,大多以读故事的形式来分享心得。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一定精深,但完完全全是自己的思想。

何澄是我国元朝的大画家,他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则故事,绘制了一幅《陶母剪发图》,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
朋友陆奎到陶侃家里做客,但是陶侃家境贫寒,根本没有钱买酒招待他。看到这种情形,陶侃的母亲就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卖钱,然后打回酒来招待陆奎。
这则故事很简短,但是体现了非常朴素的古代亲情观,母亲为了儿子,剪掉了自己的头发。要知道,头发在古代,是不会轻易剪掉的,因为古人一直有“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可丝毫损伤”的观念。三国演义上,夏侯惇眼睛中箭,他把箭拔下来,把自己的眼珠子吞下去,也是由“身体发肤,父母所授”的观念所影响。
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和子女对父母的爱,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生活中,还是有些差别的。
民间有句俗谚:鼻涕水总是往下淌。意思是说,父母爱护子女,是天性,但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回报),总是比不上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是这个意思。
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仍健在、身体还好的时候,多孝敬一下父母,这是没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