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观察
《苏菲的世界》——(二)

《苏菲的世界》——(二)

作者: 袁浩然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15:38 被阅读0次

2.按历史的顺序讲哲学

在苏菲的好奇和追寻下,她认识了神秘哲学导师艾伯特。他总是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来激发苏菲的思考,除了刚开始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提问外,还有“你相信命运吗?”、“是什么力量在影响历史的走向?”、“人死后还有生命吗?”等各种引人深思的提问。

艾伯特认为,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好奇心。他沿着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将各个历史时期里最著名的哲学家及其思想全都教给了苏菲。

从最早期的古希腊自然派哲学“家开始,到古希腊古典派三大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神学、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接着是17世纪的经验主义和18世纪的经验主义,再下来是启蒙运动“和康德哲学“、19世纪的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的思想等,最后结束于20世纪的存在主义。

从艾伯特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哲学思想的演变总是与人类生活

息息相关,也与历史进程、社会变迁、统治阶层的统治思想密切联系。

比如古希腊时期。西方最早期的哲学家自然派哲学家,打破了人们用“神话”解释大自然现象的做法。他们不相信希腊神话中各种各样的天神,认为大自然一定存在某种普遍规律,世界是由物质构成,而不是虚无和空白。

距今差不多2800年以前,他们就提出构成自然万物的最小单位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物质,自然派哲学家最优秀的代表德谟克利特斯称之为“原子”。即使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自然派哲学家,都会佩服他们的“理智”,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最早的理性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也是后来科学的先驱。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后期,天主教内部开始分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中世纪分裂出去的三种文化又重新在意大利北部汇聚融合。科学的先驱。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后期,天主教内部开始分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中世纪分裂出去的三种文化又重新在意大利北部汇聚融合。科技发展很快,有了罗盘、火器、印刷术和望远镜,人类看世界的眼光和探索世界的能力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哥白尼率先提出“日心说”,打破了“地心说”,实际上打破了教会统治的思想基础。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对人类自身的力量越来越有信心,突破了对“神”“教会”“权威”等的单一迷信,十分重视知识的作用,相信实践出真知。这时期的哲学家强调人的生命是极其高贵的,强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人文主义就此兴起,还出现了很多“泛神论”的哲学家,认为神存在于世界万物中,没有超自然的主宰者。

再比如19世纪的浪漫主义、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达尔文进化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等内容,都包含在艾伯特的哲学课程中。艾伯特以历史时代为顺序,以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为重点,把整个西方哲学史给苏菲讲了一遍。而且,他的讲述方式不是干巴巴的,而是赋予了这些哲学家鲜明的“个性”和有趣的故事,辅助时代背景的介绍,听起来特别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针对苏菲是女孩子这一特点,艾伯特的讲述还特别关照了西方历史中“女性哲学家”的表现,以及男性哲学家对女性的看法等。这种“女性主义”的加入,使得整本《苏菲的世界》都更加完整和温情。

相关文章

  • 《苏菲的世界》二

    每次听到“哲学”这个词,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特别深奥并且枯燥的,是我这种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所以对它有种特别的敬...

  • 《苏菲的世界》二

    这一章的名字叫做“我们这个时代”,讲的主要是二十世纪至今的哲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萨特的存在哲学和超自然主义。 关于...

  • 读《苏菲的世界》(二)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题记 要...

  • 阅读《苏菲的世界》(二)

    苏菲已习惯,甚至每天期盼收到来信。她也摸清规律:白色的小信封里面往往是让她难以琢磨的提问;而棕色的大信封是寄给他的...

  • 《苏菲的世界》书摘(二)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这是希腊时代的伊比鸠鲁以他的所谓“四种药草”来总结他的哲学。 第一句...

  • 乔斯坦·贾德著《苏菲的世界》附pdf电子书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豆瓣评分 9.0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 14岁的少女苏菲...

  • 圆梦巨人

    苏菲的世界

  • 【读书清单】苏菲的世界(二)

    01 原子理论 得谟克里特斯提出了原子理论,他认为世界是流动的,但在流动的背后一定有某种永恒不变、不会流动的东西存...

  • 苏菲的世界

    亲爱的姐妹们,由于最近比较忙,每周的书都没有看到多少。然后在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小主都那么努力,所以我也不能放纵自己...

  • 苏菲的世界

    经验主义 休姆 与数量和数目有关的抽象思考 与事实和存在有关的经验性思考 回到孩提时代对对世界的印象,哲学家都活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菲的世界》——(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zr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