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忘一本,然后再重新读一本,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就像一只掰棒子的小狗熊,掰一个丢一个,然后再重新掰一个。是不够努力吗?并不是,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努力,而是缺少可积累的努力。
那怎样才是可积累的努力呢?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到:“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
要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你必须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问题。
书中提到,关于一本书,可以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当你问了这四个问题,并到书中去找到答案之后,才是一次有效阅读。
你可能会说,我没有这么忙,都没有时间看书,那是不是就不能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呢?
当然不是,并不是一定要阅读完整的一本书,才算是阅读。就算只是阅读一篇公众号文章,只要你有自我要求,也是一次有效的阅读。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每天都在被动的接受信息,打开微信,看到一篇公众号的推文,标题吸引了你,点进去看完,关了,感慨原来如此,写得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怎样才能让阅读一篇公众号文章,变成一次有效阅读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主动去思考,这件事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你认不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果认同,为什么认同?如果不认同,为什么不认同?
经过这样的思考后,你的阅读便不再是“快餐阅读”,这次阅读就变成了一次主动的阅读,你从中不仅获得了资讯,还增加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我们的时间碎片化、注意力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等等,碎片化慢慢的成为一种趋势,越是想要在碎片阅读里有所收获,你越是需要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