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

作者: 9安和桥北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20:58 被阅读0次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燕》是一首送别诗,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诗中的“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远于将之”,“远送于南”写的都是把妹妹送得很远,但问题在于到底是谁送谁,从“你勖寡人”可以知道,一定是国君,因为“寡人”是国君的自称。“仲氏任只”知道了这一定是二妹,所以是国君在送他的妹妹。

而诗中的那种离别之情,我认为是残酷的。因为妹妹要出嫁很难再见一次,有可能到死也不能相见,而且古代的交通和通讯都不太方便,离别,经常就在生死里边的前面。而妹妹要远嫁他乡,再难归乡,在古代生理基本就与死别一样。所以送人者怎能不远送,不远望,不泣涕如雨呢?

留在送别人心中的,永远都是远行者最美的样子。所以在诗中这么夸她:为人诚信,心思绵长,温柔贤惠,言行谨慎,善良有方,常念先君之德,勉励“我”的德行。就算妹妹没有“我”说的那么好,但在此时,就算把她夸到“天上去”也是不为过的。在这里写出了宋仁者的不舍与相思,“我”不希望妹妹远嫁他方,但又不能那么自私,所以只能祝福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离别朋友之间的,家人之间的……但现在比古时候通讯交通都要好在,有时候可以打电话,视频,一起约着出去玩儿等。其实如果是这样的“离别”不算是真正的离别,只能说分开了。

而亲情的离别就比如大家庭中某一员永远离开了我们,虽然会痛苦,会伤心,会流泪,但最终都要回归到理性,让理性来解决我们的感情。因为生离死别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的一小段路,没有必要把自己陷入其中。伤心,痛苦都是可以的,但他们毕竟不能伴随我们一生,所以适可而止。

在开始有情绪到结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离别的痛苦“带”给别人,导致情绪,也影响到其他人。

我们虽然不能留下离开的人,但他们的品格道德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带走一切,我们可以把他们“留”下的好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 燕燕燕

    八九燕来,九九河开,儿歌里这样唱。 小时候经常见到燕子。上学放学,走在方方绿绿的稻田间蜿蜒的小路上,春天里,总来见...

  • FAB燕燕

    FAB燕燕 FAB燕燕

  • 诗经里的鸟之燕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成语:燕瘦环肥 燕燕于飞三千载,南来...

  • 燕燕于飞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 鸟儿飞在历史的长空(四)

    《诗经》之邶风•燕燕—— 兄妹情深,依依惜别,缠绵悱恻 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

  • 燕燕

    庄姜不能生孩子,就把陈国戴妫所生的孩子完当作己子,庄公驾崩,完立为国君,即卫桓公(在位公元前734年—公元前719...

  •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

  • 燕燕

    (图片源自网络) 燕燕呢喃舞蹁跹, 之子于归泪满襟。 自此天涯难相见, 多少叮咛萦耳边。

  • 燕燕

    宇公子看着眼前的女子缓身离去,他想说些什么,但终究忍住了。 燕燕啊,我最爱的女子,你要幸福。 燕燕于飞,差池...

  •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jie)之颃(hang)之。 之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燕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c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