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这门课程是以NLP学问为基础延伸的一门课,所以和市面上的人生规划课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因此我们的课程注重的是体验过程。
* NLP是一个实用的学问,它发源于心理学,但不限于心理学。因为除了心理学,还借鉴了很多其他的学问——神经学、语言学、认知科学,还结合了计算机编程和系统理论。
* 我们研究人心理规律,是为了知道我们个人可以怎么应对这个世界。
* 所以这套课程的核心在于了解我们自己本身的局限,跳出局限,并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方向。
* 因此课程是体验式的,甚至有心理疏导和疗愈的个案设置,所以必须视频一对一地沟通才能有一定的效果。当然最好的效果是面授课,但是现在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
* NLP不讲道理,只讲效果。做到才是最重要的。
* 但是知道不等于做到。而是你体验过,才知道自己能做到。
* 是什么阻碍我们做到想做的事情呢?
* 例如跟客户谈生意,担心客户的反应,担心拒绝,所以第一反应是逃避。这就是一个内在的担心反应在行为上的一个结果。
* 重点不在于你是不是逃避,而在于你为什么会担心?是什么令你产生担心的情绪?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学过NLP的人面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是,这是我学习的机会。
* 再举个例子,你有遇到过尴尬的情况吗?是对方让你尴尬吗?你怎么处理的?
* 例如,是什么阻止我去追逐女孩子?我更早前被拒绝过,心理暗示:我再次追女孩也会被拒绝。但是一定吗?
* 人每个阶段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人也要知道痛才知道保护自己。
* 你想做却做不到,是正常的行为下的限制。而有关限制你思想和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东西阻碍你去做?这是一个知道我们去探索和解开的问题。
* 在那种状态里面,怎么去做才让你感觉舒服?很多事不是绝对不可以,方式改变,结果改变,而nlp在意过程的变化。
* 有困惑的时候,多点问一下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让自己多一条路。
* 若发现是信念的限制,那么限制自己思维的东西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 小游戏: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下面句子成立?
第一句:前天晚上热的把我冻醒了(被子踢开了)
第二句:冰箱里拿出凉的东西,冷一冷再吃(冷一冷:等一等;放去冷冻室;室外比冰箱的温度低)
想象力不一样,看待事物和处理的方式都会不一样。
* 学员个案:我总是很讨厌老公说到X器官的词语,每次讲我都会很烦躁。
1、换框法。比如,这个词语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还可以用别的什么词?
2、位置感知法。比如,你觉得你老公这么做,他想要的是什么?
3、正面动机。比如,他想要刺激。刺激没有对错之分,因为老师这个提醒,我真的打从心底里释怀了。
4、新ABC法则。A是行为,B是信念,C是反应。在同样的行为面前,植入不同的信念,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 练习:打破自己限制自己的事情
1.让自己坐直,处于一个放松的环境,想象难为情的事情(或者耿耿于怀的事情)
2.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内在的声音,你那里受伤了,它在影响你的那一部分(工作/生活/情绪)
3.这件事对你的限制有哪些?
4.让你这样感受的原因是什么?
5.如果重新发生,你会怎样呢?
6.你现在再开这件事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7.所有的都是你的经历,你可以编写自己的经历,如果你给自己写一段评语,你会怎样评价自己?
8.你觉得别人会怎样看你,别人会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呢?
* 我们的限制,通常是自我限制(信念、价值观、行为)。能力所限,思想受限。心理学中有一个状态叫“卡住”(大脑空白,身体坚硬)。
* 打开思维局限的游戏:把大象塞到冰箱(学员互动产生了13种不同的答案)
这个游戏的体验告诉我们,当我们遇事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的时候,不妨回想一下这个游戏。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换一下冰箱,也可以换一下大象、很多问题,换一下头脑就可以解决。
* 我们遇到每件事情,思考一下是什么让它变得变得糟糕了呢?是什么让它变得更好了呢?怎样可以让它变得更好?
* 遇到思维局限的时候,先解决你内在的定义。在原本事情定义的基础上,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同一件事情就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答案。
* 打破自己思维局限,就是打破自己定义。
* 老师不是给答案的人,答案在自己身上,老师只是启发,带领、促进我们成长,用nlp升级我们大脑。
作业:写下所有你想去做,但不敢(能)做的事情的清单。
对于不满意的地方,不满意的事,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什么让你不想做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没做?
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做,你会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