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前言
【海比特训练营】回到原点在这篇文章里,自己重新的对习惯做了认知。下面就要开始重构自己的习惯了。
另外,永澄之前给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下半年的四个目标能不能变成一个目标?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答案。今天接着这个训练营,自己终于有所触动。但这个问题的分析正好处于自己的能力边界上,争取借用这一篇文章的分析突破自己的界限获得巨大的成长。
一、抓手思维下的目标管理
先不着急来说习惯养成的事情,我们回到更早之前的“钻石行动”和年初的“向组织揩油”的活动。第二次参加“向组织揩油”真正开启了我对目标管理的思考,拉伸自己的项目管理领域的思考层次。并且经过了半年的刻意训练(什么是刻意训练,可以参考这篇博客:【解读元规范】之二-刻意训练),自己才慢慢意识到了问题在哪里。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过去的我有一样的感受,每年年初的目标太多,年中的推进想要的太多,每周的事情做不完,到每天压得喘不过气来。打开自己的周、月清单的时候,好多琐事一直拖着没有做,感觉好压抑,有非常强烈的挫败感。
上面提到的感受是经典的对目标管理理解不到位导致的。琐事、小事都能列入到周度甚至月度目标里。这个时候的所谓目标清单是一张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清单,并不是真正的目标清单。意识到这个问题花了3到4个月。而接下来的改变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2016年5月开始,我尝试利用项目化的方法来落地个人成长。结果站在项目经理的角度看待手里现在做的事情。大量的事情被定义为一个项目里的执行细节,充其量是一个大项目里的一件事情而已。这些事情在项目经理的视角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不需要仔细琢磨的。
项目经理看做事
以上图为例,在项目经理的眼里,绿色的三件事其实都是项目目标下的一些执行事项。这些事情当然是有目的和目标的。但是站在项目经理的层次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不需要每一件都记住的。只要记住黄色就可以了。而绿色的部分之间也是有逻辑关系的,当需要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想起来这三个点。
绿色的部分是什么关系呢,是以学会猫爬训练为核心的,实践、问题反馈和结果输出的三个方面。
随着训练的深入,我发现还有一类事情也是不需要时刻记录的,他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猫爬的系列思考
就是说在猫爬之后我还要做什么,比如直腿猫爬,比如平地金刚等动作。再然后呢,是更高级综合的训练,比如如何倒立,如何上墙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后续的必然发展。
这时候自己也意识到了,我的猫爬仅仅是一个抓手,背后的目的是持续的获得运动能力的提升。这时候我开始明白几个问题:本质导向、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和目的的关系,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抓手思维示例-锻炼.png
所以,刚才的那两张图最后会演变成类似这样的图:
从目的到各个阶段的大致安排(这里缺失少了一部分明确的目标)到日常的行为。到了这里,我的日常的目标就会变成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每日的锻炼,另一个是在根据自己的需要临时增加阅读、学习、课程的时候会临时增加另一个专项学习的目标(如果是专项训练,依然属于每日的训练中)。所以到这里,如果再简化一次,那么一个本来很复杂的领域表现出来的最终结果就是极其简单的每日锻炼身体。而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时间和精力基本上就是每天锻炼40-80分钟+偶尔的专题训练。但是其实背后的思考逻辑和目的以及整个安排等,其实还是原来相对复杂的一个思考过程。可是自己的记忆压力和执行压力变得非常的小。
从一开始的猫爬到后来经过思考,抓住了本质,找到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动力也提升了。
二、习惯你在哪里?
其实刚才梳理完了思路之后,自己惊喜的发现如果想要突破,养成习惯是最好的抓手。结果自己刚意识到这一点不久,海比特训练营就出现了,本来仅仅是想着养成一些表层习惯就好了。结果一不小心,就被永澄更新了认知,彻底的做了调整。
在训练营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想养成的仅仅是表层习惯,很容易崩塌。但是现在,自己从本质上理解习惯,并且自己意识到我很幸运,在同时已经养成了关联身体的表层习惯,并且这个习惯背后的一系列的思考逻辑都已经打通。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从目标的角度看到了习惯的重要性。在海比特训练营里,我们学会了关于习惯的种种。但是从习惯的角度看目标这件事情,还拿出来再仔细的说一说。
利用习惯降低管理成本
关于管理成本这件事情,首先你得有管理者的思维。如果没有听过我说的内容的小伙伴,推荐看一下这篇博客:管理效果公式及精进应用。
在管理者思维里,达成目标是有成本的,时间、精力、费用等等都是成本。而为达成目标做的管理方面的事情,可以统称为管理成本。而无论是项目化还是习惯化其实都是为了达成目标而应用的方法和工具,简单说就是一种手段。如果A手段比B手段更有效,自然地就会选择B。
对我来说,项目化这个方法自己应用过,管理成本极高。而习惯这个方法呢?管理成本相对来说要低很多。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会小很多。
所以自己很自然地转换了思路,用习惯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项目化的方式:做前仔细思考、然后做规划、做记录最后做复盘。每一个动作都要记录。极其耗费时间精力。
习惯的方式:利用“海比特训练营”的方法养成习惯,在养成习惯的过程里思考清楚目的、目标、方法等等。后面的过程里就是按照习惯执行了。在这个过程里有需要调整的时候单独变成一小部分项目化的方式来推进即可。
把这两个方法比起来,习惯的方式要高效太多了!
三、习惯串联目标,再回到目标
刚才说到了我的锻炼领域,这是一个经典的抓手思维案例。而且还相对简单,只需要对自己的一个领域进行梳理。但是,如果是多个不同的领域统合呢?还记永澄给我提出的那个问题:有没有办法通过抓手,让自己的目标变成一个。
在用抓手思维重新进行自我升级的博客里永澄提到:
小生提到了自己年底要实现的有四个目标,虽然已经足够精简,但是站在抓手的角度我认为他的目标层次还是需要再拉升,想办法通过一个目标来综合统筹。虽然这比较完美主义,但是作为刻意训练来说,半年的目标还是要做得高标准一些,毕竟一辈子也没有次半年目标可以练手的。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终于在理解了习惯和目标之后自己找到了解决办法:用习惯来串联目标。
我现在的目标
在我下半年有三件比较重要的需要持续投入的事情:
锻炼身体(刚才已经详细举例,不再赘述);
通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刻意训练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带动思考能力的全面提升;
组织项目管理学习和培训,精深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并且带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分析整合
这三件事情有很多的共同点,需要持续的投入,每一次的投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配,都是我下半年最最核心的事项。
而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直接和我的元习惯形成联系。在六条元规范之外,我还增加了:身心合一这一条元习惯。
身是我们的身体。包括了物理的身体、还包括我们身体本身拥有的运动能力。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让你的身体成为你的身体。你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动你的身体。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有运动能力。
心是指的我们理性和感性、情绪的那一部分。包括了我们的思考能力、情绪能力、觉察能力等等。
合一首先身和心要各自修炼,在修炼好了之后还需要经过一个整合的过程。身心要统一,浑然一体。
其实上面的这三件事情都是符合我的元习惯(6条元规范+身心合一)的。
锻炼身体:身心合一、积极主动、刻意训练、本质导向
《如何阅读一本书》:身心合一、积极主动、刻意训练、作品声音、利他主义、同侪力量、本质导向
组织项目管理学习:积极主动、刻意训练、作品声音、利他主义、同侪力量、本质导向
所以我需要的是在表层习惯进行统合就可以了,再结合自己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组织。
四、成果是什么?
我特别喜欢在用抓手思维重新进行自我升级的博客里永澄提到的这段话
- 外表上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变化(毕竟思维是看不到的)。只不过,这个人变得更简单、更聚焦、更高效了,这是需要时间来慢慢释放的红利。
-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尝试着考虑问题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使用什么方案,洞察力不断加强,可以持续地走向本质,小投入高回报!
- 能量状态提升,因为有了重心,之前的焦虑感会一扫而光,因为知道阶段性,心智状态会调整为精进模式,因为有抓手会持续产生惊喜,自我效能感会变得更好。
只有当你理解了这段话之后,才会对我下面要公布的成果不会感到太意外。因为我的成果很简单:通过早睡早起,完成对重要习惯的刻意训练来拉动所有的需要执行的事项,实现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