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天地谈天说地芳草集
闽东行丨风情万千半月里

闽东行丨风情万千半月里

作者: 云起龙飞 | 来源:发表于2023-07-28 08:39 被阅读0次

一弯半月,一弯清溪,青砖绿瓦,绿树青翠,溪水倒影。这就是霞浦县的畲族聚居的村寨,名叫“半月里”。

我最初听说这个村庄时,觉得它的名字美得像一幅画,便生出了一睹真容的想法。盛夏,在霞浦行摄,我如愿来到这个美丽的畲族村寨。

半月里位于霞浦县溪南镇的白露坑行政村,东望玉兔山,与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状如弯月的弥勒山山麓,南临双福桥水库。独特的畲家人文风情,为霞浦大地增添了一道奇异的靓彩。

进村先经过一门楼,上书半月里的村名。沿路入村,右侧有一条溪流,鸭子悠然自得在溪中戏耍。

村口是一棵铺天盖地、郁郁葱葱的大榕树,三百多年的古榕树根深叶茂,枝干虬曲,枝叶向四面八方延伸,如同冠盖般遮蔽着整个广场,不少外地游客亲切地称它为“半月榕”,像这样的古榕树半月里共有五棵。

鹅卵石块铺就的广场上,散落着村民的摊档,身着畲族服饰的小姑娘摊位上摆放着售卖的畲族物品,看到我们的到来,显得很害羞。

沿大榕树旁的山道上斜坡,依仗山坡的高度能欣赏到村舍的布局和飞檐翘角的建筑,依山而建的半月里,一座座青砖绿瓦的畲族古民居,层层叠叠,古韵犹存,气势非凡。

坡顶建有一尖顶飞角的长方形亭子很是别致,沿一轮弯月状石卵坡道向亭子走去,目光越过低矮的古寨墙,半月里全村连绵的畲族风情的古民宅一览无余。

半月里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我很好奇此村何以叫半月里?

因村寨处于溪南至水潮路段的中点上,所以旧称“半路里”。清朝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半月里先祖雷志茂根据村部地形犹如半月形,改称“半月里”。

这里山环水绕,钟灵毓秀,传承了畲族各项民俗、传统习俗和文化,古民居、古建筑和古文物保存完好,是闽东地区现存畲族古迹最多的村庄。

半月里村民就是雷氏一族,村民大多数姓雷,嘉庆至光绪年间连出五位文武秀才。到了民国,山寨石门也没能挡住整个社会的大动荡,山匪海盗轮番劫掠,山寨终于没落了。但村里的龙溪宫、雷世儒大厝、雷位进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祠等故居旧迹历经数百年的风霜,依然站立在那里,让人感受它们当年的风采。

沿着石板路向回走,一排排黄墙黑瓦民宅,夯土墙上有着斑驳痕迹,也有新建筑散落其间。在它们后方,是一大片典型的闽南式青砖灰瓦民宅建筑,雕梁画栋、颇具气势,正是半月里最气派的宅子——雷世儒大厝,也称举人府。

走入雷世儒大厝,只见一栋栋硬山顶砖木结构的房舍延绵。房舍左右呈马鞍状,翘脚飞檐,格局传统。当地人告诉我,大厝里的墙体都是四方空斗墙,内部装有鹅卵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若有盗贼打算挖墙而入,触碰鹅卵石会发出声响,如果将墙体挖开,鹅卵石更是会倾泻而出,黑暗中足以吓走盗贼。据说这种做法并非当地习惯,而是来自浙江一带,这当然与雷世儒走南闯北的见识有关。

尽管大厝已近两百年历史,但建筑保存完好,虽然陈旧,却不颓败。无论墙体还是道路,都没有塌陷痕迹。要知道,这里原本是泥沙地,基础并不牢靠,但工人在施工时,先打木墩,再安放松木制成的棋盘架,然后再以石条砌成地基,确保地基扎实。

大厝前的岗楼别具一格,很有特色,吸引了我的目光。不规则的石块垒起高墙,顶端是沿墙而建的哨亭。岗楼下道路狭窄,只要府门一关,平台便是天然的防守屏障,盗匪只能从窄道进攻,无从下手。

如今,岗楼边的小路可以通往村后。位于雷世儒大厝后方的,是雷世儒之父:雷位进故居,与之相邻的则是雷氏宗祠。

当年的雷位进热心公益,修桥铺路慷慨解囊,如今霞浦县内许多碑刻都仍留有他的名字。如今的故居大门前,挂有“云蒸霞蔚”四字石匾,可惜字迹已经模糊。

坐北朝南的雷氏宗祠同样是硬山顶砖木结构,牌楼式大门上方有“雷氏宗祠”四字,漆成红色。宗祠内部简单却雅致,梁架上有描金,祭台前有工笔彩画,正堂上有“凤山衍庆”四字,正是雷世儒亲手所书。

走上雷氏宗祠,才发现这里是欣赏半月里的最好角度。只见黑瓦斜顶层层叠叠绵延。

村前寨后的古榕树,也是半月里一道迷人的风景。那些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榕树,盘根错节,枝干苍虬,古朴中尽显盎然生机,为半月里这个迷人的畲寨,更增添了几分秀美之气。尤其是栽种在半山坡上的大榕树,沿着台阶而上,其枝伸叶盖的造型勾勒出一轮圆月,人居其中透过明亮背光仿佛一幅好看的剪影,画面充满诗情雅韵。

虽然没有杨家溪那么出名热闹,但半月里更加古朴静蔼,且富有少数民族特色。我仰望着大榕树心中油然而生感慨:几株古榕树个个历经百千年沧海桑田依然郁郁葱茏吐故纳新,比之人生要流芳百世多得多。所以,面对自然我们唯有敬畏。

村里的女子依然绾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发式,身上穿着传统民族服装,处处显露着这个民族的独特印记。现在,半月里村还保留着许多畲族人朴素的生活痕迹,可以聘请村中专职的模特拍摄,织布、绣花,背着背篓在蜿蜒的小路上行走,展现着他们的生活场景,绘成一幅动人心弦的图画。

半月里的地标建筑龙溪宫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以不规则石块砌成,墙身为黑灰相间的砖块,翘脚飞檐的大门上方有“龙溪宫”三个大字,是典型的畲族建筑特色。

在龙溪宫旁,意想不到的是偶遇了两位同样来自千里之外的常熟老乡,带着小孩也到半月里来旅游,我想随着半月里进入众人的视线,旅游业将会越来越红火。

走出泛着悠悠古意的半月里村边,见路旁有夫妻两人在采摘荔枝,大树下是一片碧绿的西瓜地,遂上前询问价格,买了两个西瓜和一袋茘枝,还不能手机支付,好在同行备有零钱。

心满意足间,回望山谷里的半月里,半月里墙头长满青苔的屋瓦,满溢着浓郁的民间青草香,再一次唤起我内心美好的回忆。

半月里就像一坛古老的祖传佳酿“半月香”, 酒味醇厚,古意盎然,愿这坛畲家“半月香”越陈越香。

相关文章

  • 万千风情

    一塘淤泥, 隐藏着绿色希翼, 小叶被轻轻托起, 长成亭亭玉立, 有水轻轻偎依, 缭绕着一方天地。 叶盛放出甜蜜, ...

  • 毕业旅行丨喀什,万千风情只为你

    两年前在重庆的青旅里和新朋友们打麻将,好像重庆天生就要和“麻将”“麻辣”等词联系在一起,窗外是浓浓的雾气,还有春节...

  • 品味京都万千风情

    说到京都,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只知道它曾是日本的首都,拥有四季不同的美景,是一个生活消费便宜,旅游消费水平高的...

  • 窗前的万千风情

    时光爬上窗台 徐徐翘望 看远山起伏 听近水淌流 迷恋窗前的万千风情 碧波沿溪岸漾动 惊起一双蝴蝶 翩然飞舞 天际开...

  • 无题

    阅尽风情品万千 羡疑怨恨招心烦 徜徉喧嚣红尘里 莫如洒脱随自然

  • 《山海情》:她外出打工不容易,但是多年不跟儿子联系,太狠心了

    文丨萱小蕾、图丨网络 ▼ 《山海情》里的小川,是白校长的一个学生。 刚来的支教老师郭闽航陪白校长去小川家家访,小川...

  • 2020-07-14

    纵有万千风情,更与何人说?

  • 《题尤溪闽湖》作者:晓晖

    题尤溪闽湖 近现代.胡昆彬 追风赶月莫停留, 闽湖尽处是春山。 我自风情醉杨柳, 不到尤溪非江南。 桃花诗 近现代...

  • 《题尤溪闽湖》作者:晓晖

    题尤溪闽湖 近现代.胡昆彬 追风赶月莫停留, 闽湖尽处是春山。 我自风情醉杨柳, 不到尤溪非江南。 桃花诗 近现代...

  • 万千风情 你懂最好

    玉带林中挂 素簪缠发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闽东行丨风情万千半月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ih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