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和我说:“老师,你讲题我能听懂,但是自己做题就不会。”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能听懂应该会做才对呀。
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他们没听懂,故意骗我的吗,好显得不那么尴尬。
直到昨天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学生问我一道物理题。我看着很简单,但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是我看了看答案,瞬间懂了。原来这么简单。
下课后,我就在想,为什么这道题这么简单,而我在看答案之前就是想不出怎么做呢?
想着想着,我突然恍然大悟,是因为
1、我没见过这种类型的题,脑中没有存储这种类型题的模型,也就是没有做相关题的经验。
2、见过,但是没有从中总结出经验。
3、见过,也总结出经验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忘了。这个时候要进行复习。
4、没有掌握这种题的精髓,不能举一反三。
回到学生能听懂讲课,自己做题却不会。是因为公式他都知道,所以讲题时,我把思路一步一步写出来,他们是能看懂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经过思考去深刻的理解这种类型的题。下次遇到相同类型的题可能依然不会。由于没有理解题目的本质,有的同学甚至下次遇到原题也不会。
掌握这种类型的题精髓,相当于你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在遇到类似的题,就可以很快做出来。而要掌握一个类型题的精髓,有以下步骤(以物理题为例):
1、读完一道题,要思考出题人想考什么,是平抛运动吗,圆周运动吗,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每个已知条件暗含了哪条公式。
3、结合问题运用相应的已知条件解答。
4、反思,为什么这么解,当看到那个词,对应的公式就要运用了。
5、重新再把这道题做一遍。
6、再遇到类似的题,要想他和原来做过的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再次进行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