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在先生的心中,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办好教育,做好我们的乡村教育。他的一生,都在为这一件事而奔波,而为之奋斗。为了这一梦想,他用一生来实践;为了这一梦想,他离开象牙塔,换上粗布衣衫;为了这一梦想,他终生都奔波在平民大众中间!先生的一辈子诠释了一个词语:万人师表。
早在青年时代,目睹了旧中国的积贫积弱与人民精神上的麻木和困苦后,陶行知选择了自己要从事一生的事业:教育。在他从金陵大学毕业的论文里,他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26岁,陶行知从美国返回祖国,在回国的轮船上他和同学们畅谈理想,他说:“我的志愿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而后,他身体力行地走上了教育救国的探索道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理念,认为不仅要追求教学合一,更要追求教学做合一,他遂为自己改名为“陶行知”,并终身以此作为诫勉。
先生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如果农村没有改观,那么国家就没有希望。
先生本可以谈笑鸿儒间,却把目光放在中国的最底层社会。
他提出了“平民教育”,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扎根在中国的田野上,亲自办学校,用脍炙人口的理念、诗化的语言,击中人心。所创办的乡村教育,成为改造民心的途径。
先生不仅重视平民教育,还重视特殊教育,民主教育。创办了晓庄师范与育才学校,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覆盖所有儿童的民主教育。
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形成了以社会生活为主体、实践为中心、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崭新教育理论体系。
纵观先生的一生,为我们当今的教育留下了诸多财富,我们现在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正是“生活教育”吗?以生活为中心,讲生活与教育的壁垒打通,这不正是我们目前提倡的核心素养培养吗?
乡村教育得到重视,得到发展。如果先生活到现在,看到今天的中国教育,会不会满意呢?如今我国对于乡村的各种政策正在实行,《乡村教师计划》《强师计划》,越来越多的师范生毕业走进乡村,发展乡村教育。今天的乡村教育,虽然也有瑕疵,但是我们正在努力去改变,先生应该会满意吧!
有幸自己成为乡村教师中的一员,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责任,就意味着付出。教育,是人类最复杂的工程,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去学习,去成长,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责任、担当和坚韧,为每一个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付出心血,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厚重多彩、绚丽多姿。
乡村中,面临的教育对象的更具有特殊性,这里留守儿童居多,特殊家庭的儿童居多,对于他们来说精神的需求远超对知识的需求。比如总是在抱怨孩子们的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和家长沟通得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管不住孩子,他们深感无力;再比如班上有个孩子在出生5天的时候爸爸去世,妈妈远走,和奶奶相依为命,这样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在爱的需求没有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又怎么进行知识上的教育呢?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还有育人。教育如同涓涓细流,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就要如长流之水,不断吐故纳新。
李镇西老师曾说,和老一辈的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也算不上。老一辈的大师,他们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是一棵“文化大树”。他们能够担任中小学几乎所有的课程教学,小学教师可以去教大学,大学教师可以去教小学。而现在呢?我们的教师皆存在知识的障碍,文化底蕴先天不足。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践行“工匠精神”。
知道自己有些事做不来,而专注于自己能做的事,这不失为明智之举。那么教育就是我们能够专注为一生的事情,不把教育当作工作,而是当作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用一生书写这一件事情,做这一道题目。
倾一生的时光与精力,倾一生的能力与智慧,倾一生的执着与追求,不气馁,不放弃,哪怕只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能超越梦想、成就辉煌。加油,自己!!
日期:20230225
网友评论